彭市镇汛期受灾人员转移应急预案
彭市镇双河垸村位于汉江堤外滩,辖6个村民小组,受汉江来水影响,可能出现洪涝灾害,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水位达到设防水位35.9时,在家学生、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人员就近转移或投亲靠友;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37.1时,必须无条件转移全村在家人员,投亲靠友不方便人员全部由镇政府安置在彭市镇中心福利院。为做好应急转移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坚持避灾原则
1.坚持充分发动群众,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措施上做好避灾的各项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2.实行分级负责,在避灾过程中所有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服从市、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命令;
3、坚持团结协作,局部服从全面、安全第一、防范为主原则。
二、加强组织领导
1.双河垸村紧急避险转移工作原则上按照《彭市镇防汛抗旱抗旱工作预案》组织实施,成立紧急转移工作专班,由彭市镇防汛抗旱抗旱指挥部政委胡小波、指挥长余维统一指挥。专班下设五个工作组:监测预警组、宣传动员组、人员转移组、抢险救援组和医疗防疫和后勤保障组。
2.当汉江水位达到设防水位35.9米时,迅速进入应急状态。按照《彭市镇防汛抗旱抗旱工作预案》,在双河垸村设立现场指挥部,在进村路口设立警示牌、拉警戒线,加强应急值守,持续跟进掌握气象、水文及灾情信息,预防后续可能出现的险情。
3.成立村避灾工作组,由村委会成员、村志愿者组成。负责群众的转移,村庄的职守,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实施转移措施
1.人员转移按就近就便原则进行,根据汛情灾情及上级命令转移人员,一般以投亲靠友自主转移撤离为主,安置点主要接纳本村自主转移有困难人员。
2.当水位达到设防水位35.9米时,镇防汛抗旱指挥部需做好水位及险工险段的监测工作(监测预警组),做好转移群众的人员统计工作:落实投亲靠友和临时集中安置的人数,并制定花名册(人员转移组),开展防灾避灾的宣传动员工作(宣传动员组),做好安置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后勤保障组);在家学生、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员就近转移或投亲靠友;当水位达到37.1米,双河垸村群众必须迅速全部转移,必要时可强制转移(人员转移组、抢险救援组)。
3.转移所需车辆。组织征用民用船只两艘,红口码头轮渡一艘,双河垸民用船只一艘,负责受灾人员的转移上堤。征用转运车辆两辆。
4.双河垸村居民集中安置点2个,即彭市中心幼儿园和彭市广场。转移路线:村通组路—上堤路—堤顶公路—彭市中心福利院。镇和村为转移有困难人员提供必要和力所能及的交通工具。村避灾工作组要按现场指挥部的命令及时通知组织避险居民有序转移、撤离,并做好转移撤离后勤服务工作,管理村人员安置点日常工作。
四、落实保障服务
1.安置点在避险群众来临前做好食物、床被、水电等物资筹备工作,做好接纳避灾人员的相关工作(后勤保障组)。
2.对转移人员做好临时安置工作,发放粮食、衣被、做好被安置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检查和情绪稳定工作,做好安置点的常态化防疫工作,并将转移人员具体信息和受灾统计情况汇总上报镇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后勤保障组、医疗防疫组)。
3.做好安置点的管理工作,统计救灾物资使用及所需情况,及时报告(后勤保障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