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和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办场园 / 石家河镇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索 引 号 MB1A08302/2021-64973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石家河镇 文 号
标 题: 石家河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石家河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1-12-02 10:40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总遵循、总纲领、总蓝图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广大人民的关心拥护下,全镇上下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奋力构建石家河发展新格局。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53.7亿元,年均增幅13%;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亿元,其中新增5000万元投资项目4个,投资额2.39亿元;社会消费品总零售13.45亿元,年均增幅2.6%;农产品加工总值完成18.3亿元;财政总收入15186.50万元。

一、着力招商引资补短板,推动工业企业迅猛发展

目标明确强要素,项目建设成果颇丰。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激活全域发展的关键,根据石家河镇实际情况,研判经济发展形势,以乡情为纽带,立足区位优势,依托文化底蕴,对招商理念不断充实、更新,逐步形成以文化旅游、新型环保工业、生态农业等项目为发展定位的招商格局。五年来,全镇共开展招商活动326余批次,签约项目19个当前重点在谈项目3

)筑巢引凤搭平台,园区基础不断完善。选定毗邻天门城区、北环线交汇的重要区位地点,高规格、高起点规划2450亩的石家河工业园逐步实现了与主城区“水、电、气”零距离对接依托G240国道通车之势,高标准、高质量推动石北工业园的建设,园区项目承载力不断提高。

)主动出击抢机遇,贴心服务推动落户。坚持“一把手”亲自招商、亲自协调、亲自督办的招商引资制度,以现有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强力推介石家河优势资源、宣传石家河遗址文化,大力推动“回归工程”为投资者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跟踪服务对已落户的项目实行责任制跟踪服务,切实为外来投资企业排忧解难。

二、着力紧抓农业做强项,实现现代农业长足发展

)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坚持选优品种、做大规模、完善链条、创建品牌、提升效益的总体思路,实施稻田综合种养,创新发展“五稻”模式;鼓励和扶持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流转土地,实行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以华丰合作社为示范基地,深入开展院地校企科技合作,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切实解决现代农业发展技术难题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机防、机收技术五年共发展瓜稻1500亩、虾稻15315亩、果稻830亩、鳅稻500亩、再生稻2000亩。

(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39家,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7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152个,精品示范园5个;承接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基地项目,在华丰农业合作社建设5000亩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技术示范基地;启动华丰2.5万亩高标准农田整体项目,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在我镇召开;推广农机具180台(套),全镇机整、机收、机防、机播(插)面积分别已达100%、100%、80%、70%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镇修建钢架中棚育秧基地共计12个,面积1000余亩,成为全市育秧基地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积极引导农户投保政策性农业保险,使政策性农业保险成为农业发展的压舱石。

(三)生态农业长足发展。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生物降解,实施畜禽粪污集中收储处理等综合利用行动,有效防治大气及畜禽养殖污染提高“一河一策”精准治污成效,进一步建立健全“河湖长制”体系,保护和改善水体环境,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攻坚战。五年以来,集中处理畜禽养殖粪污3.2万吨,可产生60万立方米沼气,为1.2万亩田提供有机肥料供应,节约生产成本约80万元。

(四)农业基础不断夯实。投资926万元对西河闸、汪咀闸、瓦字沟泵站等39项水毁工程进行了修复;投资1200余万元完成了121个小农水项目投资85万元实施小微水体整治工程对镇域内12条沟渠塘堰进行了清淤整治;投资1076万元对周古垱湖、北汊湖2座湖泊进行了退垸还湖。目前农业综合生产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全面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

三、着力统筹城乡发展,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致力打造石家河上古文化特色小镇,石家河仿古步行街集贸市场段临街面改造已完工拆除房屋43户,全力协助G240国道顺利通车;升级改造镇区下水道及人行道,对镇区道路、G240连接线进行了维修刷黑;石佛线改道工程和九蒋线改造工程顺利落地东河整治段场集贸市场改造、文化服务中心装修、福利院升级等项目16个均已完成。

(二)小城镇管理更加规范。借力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复审之东风,开展镇区环境大整治,共拆除违建棚亭93处,清除占道物资近650立方米,取缔违章占道经营摊点124在镇区主干道旁投放分类垃圾箱160个,施划停车位300余个;改革镇区环卫作业模式,实行服务外包,作业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大力度开展城乡垃圾统筹治理,常态开展检查、拉练活动,督促“三员”履职尽责加快市卫生村(居)创建活动,我镇市级卫生村(居)的覆盖率达95%,到了市创卫办高度肯定

(三)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按照“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模式,依托大天线、九蒋线,分梯次共推进美丽乡村项目14个,其中2019年3个项目已完工,涉及石岭村、李咀村、江店村2020年5个项目,涉及土城村、洪山村、吴刘村、石北村、龙岭村,其中土城村已完成建设;2021年6个项目,涉及先丰村、石家河村、石丰村、唐店村、段场村、江店村,已完成规划设计。推进“绿满石家河”行动,完成绿化造林总面积1595亩,其中工程造林840亩,义务植树755亩。

(四)环境保护成绩显著建立健全“河湖长制”体系,对辖区21条河(湖、库)实行“一河一策”精准治污,治理黑臭水体12处;开展西河流域环境整治,积存垃圾得到全部清理;坚持“量质并举”原则,共完成户厕改造8104户,新建公厕31座,实现了村级公厕全覆盖;在全面摸底造册,分户施策的基础上开展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按要求全部拆除、整改到位;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压实专班责任,不断加大宣传、惩处力度。

四、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抗洪战“疫”全面打响2016年,我们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降水之大、时间之长、水位之高,给我镇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重大损失面对灾情,全镇上下众志成城,干部群众深入一线抗灾救灾,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和群众认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镇委认真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落实“四个集中”和“四早”工作要求,带领全镇上下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因时因势调整防控政策和应对措施,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切实做到辖区居民应接尽接,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扶贫攻坚全面胜利开展书记遍访贫困户活动,建立健全了工作台账,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遍访率全部达到100%;强化461名包保干部的帮扶责任,其中市直182人、镇直279人,实现了结对帮扶的全覆盖;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五个一批”帮扶措施,全镇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1100户2950人已全部实现脱贫,另有监测户(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19户54人,边缘户(有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38户115已全部消除贫风险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就业形式稳定向好。通过鼓励自主创业、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参加市级招聘会等方式,为500多人谋求就业机会,为23名贫困人口落实了公益性岗位。二是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有序推进。2021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共6个村、17个项目、505万元,5个村项目已完工,双咀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三是基层公卫补短板项目快速实施。投资3358万元新建石家河卫生院门诊楼、住院楼,全面提升全镇公共卫生水平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预计明年1月投入使用四是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实施了42公里自来水主管网和260公里入户管网建设;完成了24个村(居)通自来水和11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通水任务;启动了段场片区加压站项目。五是两保征收稳中有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年均完成率均在95%以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险种均100%完成任务。是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均已挂牌,并明确了专人负责,年发放退役军人“解四难”资金15万余元。七是教育基础设施整体提升顺利实施石家河中学、小学及幼儿园的轮换搬迁,华丰幼儿园如期开园。八是民政工作有序开展。实现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应保尽保,共发放优抚、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等各种资金3472余万元,福利院硬件设施与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冬暖工程”项目获得省民政厅好评。

(四)社会治理全面加强。一是社会稳定保障年来,共利用网格化管理平台化解矛盾纠纷613件,收集社情民意496条化解了各类信访矛盾324件“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全镇平安法治建设活动,年以来破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55起,查处治安案件228件,治安处罚454人,治安调解237件,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二是市场秩序有条不紊。加强对食品药品、烟草、农资、屠宰等市场的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石家河行”等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正当的生产生活利益。三是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加强。开设微信公众号“石家河发布”,共计发布新闻报道168篇;树立典型标杆,王丽珠被评为“湖北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吴爱兵、王荣、杨新川被评选为“天门好人”;成功举办了石家河文化宣传周暨青年交友联谊会第二十一个党风廉政宣教月暨迎国庆中秋文艺汇演活动。

(五)石家河遗址保护利用全面突破。一是保护开发持续紧抓。2017年3月,石家河遗址管理处正式挂牌成立同年湖北省人民政府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完成了遗址西城墙的修复工程,并配合市文旅局开展三房湾现场陈列展示馆建设前期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环境整治,重点推进遗址核心区搬迁工作。二是所获成绩引人瞩目。石家河遗址考古项目成功入选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天门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获批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与立项名单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对石家河遗址文化进行系列报道。

五、着力改进工作作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政府治理水平和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坚持一线考核、正向激励,干部队伍精气神持续提振。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复、满意率达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未来五年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我们将以一往无前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不懈奋斗的朝气,在逆境中奋起,在追赶中超越。力争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镇委决策部署,一砖一瓦绵绵用力,一针一线久久为功,保质保量的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坚定不移抓落实、守防线,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

(一)持续开展防控宣传,筑牢群防群控思想防线。极向群众宣传国内外疫情形势和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引导镇村居民主动关注疫情动向,了解疫情防控的新措施和新要求,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和各类场所的疫情防控,做到个人生产生活和疫情防控两不误。

(二)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出现反弹。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部署和各项防控措施,持续抓好境外返回人员、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和辖区重点人群管控,及时摸清人员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第一时间上报异常情况,落实防控工作闭环,严防疫情反弹。

(三)加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持依法防治,加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突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疫情报告、发热门诊发热病人筛查等重点环节,突出医院、学校、监管场所、养老福利机构等重点单位,突出常态化防控、“人物地”同防等重点工作,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范围,及时发现防控工作中的问题、漏洞和风险隐患,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二、坚定不移抓招商、引项目,推进镇域经济提质增效

)强力开展招商引资持续推进精准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重点突出农业旅游、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促成意向项目签约,签约项目开工,开工项目投产,投产项目见效大力支持企业技改扩规,抓好友承服饰、金璨米业等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陆子、金川等米业加工企业向智能化、品牌化发展;实施锦沧食品、雄星食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持续推进“小进规”、新进规,推进锦盛化纤制品、来康建材等企业进规。

(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始终坚持用抓工业的思路来抓农业,对农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加强农业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依托华丰合作社等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和旅游农业“五稻”模式为突破点,着力推广特色种植;鼓励农户采用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生产托管等方式有序动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振兴乡村发展

)优化营商发展环境。践行“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提高安商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石家河工业园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项目密布率,盘活存量用地;依托G240国道交通优势,高标准推进石北工业园区建设;全面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全力推进重点区域拆迁征地工作,全面提升园区的项目承载力。

三、坚定不移抓基础、强功能,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古镇

一是以“擦亮小城镇建设”为抓手,提升城镇功能品质。完善备用水源、防洪排涝、文体健身等设施,补齐镇区道路、停车场、雨污分流等短板,提高中心集镇综合服务能力;统筹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小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让小城镇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和乡村振兴的龙头。

二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推进城镇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继续推进城乡垃圾统筹,“十户联创五星户”、清洁农户评比,五户一套桶、分类垃圾处理进一步实施到位;深入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文明新风教育活动,加强法治建设,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让镇区更安全、更有序、更干净、更文明。

三是以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为着力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下好文化旅游先手棋,突出石家河文化特色,坚持镇区发展与石家河遗址保护利用同步协调;着力打造以一中心(石家河集镇)、两G240国道九蒋公路)、区(石家河遗址文化公园区、绿色蔬菜采摘区、东西河流域景观度假区、文化创意产业区、综合服务区)为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四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托,加速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分类推进、整体实施”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分批分类高质量推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力争按期完成我镇2021年6个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拓展虾稻产业与石家河文化、旅游、生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一三互补、动静相宜、农商文旅融合”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格局,实现石家河传统农业大镇向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强镇的快速崛起。

四、坚定不移抓民生、保稳定,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一是全面保障改善民生。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民生方针,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继续改善农村交通、电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政府、社会救助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改革成果为民所享,全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厕所革命、放管服等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事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补齐卫生短板,完善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提升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承良好家风家教,不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力度及覆盖面;开展文化惠民行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
  三是纵深推进社会治理。进一步打造“法治石家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非治违”碎石洗砂场专项行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法治“六进”活动,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食品药品、消防生产、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抢险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善自然灾害预防、应急物资保障、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灾害预防处置能力。

五、坚定不移讲政治、作表率,着力推进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凡是有利于石家河发展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石家河发展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加强新形势下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二是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增强新形势下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的本领,不断提升政府服务发展的能力;强化法治思维,善用法治方式推进工作,不断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分析研判,在应对风险挑战上下好先手棋、出好关键招,不断提升政府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赋能政府管理,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三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今年任务不减,时间有限,唯有拼搏,才能实现。按照“双评议”工作要求,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让职能和规则服从工作需要、服从企业和群众需求。严格落实精简会议和文件要求,改进会风文风,确保工作有时间、有精力抓落实。深化“四百双争”活动效果,强化进位思想,不断整治“庸懒散软”行为,推动政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锻造雷厉风行、务实重行的干部队伍。利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责,为负责者负责,为实干者撑腰。加强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表率作用,坚守承诺、信守合同,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当好企业和群众的服务员。

四是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坚决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政府采购等关键领域的管理,用制度管权、管钱,管好关键人、关键事。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把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紧要处。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方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虚心听取和采纳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天门市人民政府天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管天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主办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市内)、0728-4812345(市外)】

政府网站标识码:4290060001鄂ICP备05005537号-1鄂公网安备429006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