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镇落实“五个基本” 健全“七个体系”为打造城郊经济强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小板镇位于天门东郊,距城区9公里,人口3.6万人,耕地面积4.56万亩,辖25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有47个基层党组织,1124名党员,139个党小组,198个村民小组。今年来,镇委以“打造城郊经济强镇,建设和谐富裕新村”为主线,以“五个基本”,健全“七个体系”为根本,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考评迎检为契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得到落实
今年是省委、市委对贯彻落实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情况进行检查考评的第一年。镇委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专班,加大工作力度,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基本做到制度悬挂到位,一人一档健全,台账填写完善,活动场所规范。印发表格4000多份,下发卷盒240个,装订文件资料520本,建立“一人一档”1600多份,悬挂制度38套,印刷标语25条,下发国旗25面,新建公示栏25块,下发牌匾50块,新改扩建办公活动场所6个。
1、合理安排,逐村推进促落实。为把各项工作抓落实,工作专班分村排日,一个村一个村跑,一项一项工作抓落实。专班到村后分三个组:第一组负责为党员照相;第二组负责喷刷永久性标语;第三组负责悬挂制度,并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质量,二是确保进度,三是确保效果。通过“三个负责,三个确保”切切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
2、严格审查,确保内容促质量。为确保质量,我们统一印制表格,统一购买档案袋,统一组织填写,统一标准要求。同时采取“四查四看”:一查一人档案,看资料是否齐全;二查各类表格填写,看内容是否完善;三查台账填写,看填写是否规范。四查办公活动场所,看是否按“十二有”标准落实到位。对查找出的问题,我们分别列出清单,要求村干部进行了整改。
3、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促平衡。一是把黄金村作为示范点来办,率先制作了党员群像图,建立了干部监督岗,重新布置了会议室、办公室,推进迎检工作顺利展开,做到学有典型;二是以罗黄、张岭等村台账规范化填写为样板,组织各村、单位现场观摩,促进了基础工作标准化落实;三是在周杨村召开了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现场会,有在建项目的村都带施工人员现场参观学习,促进了工程质量和进度。目前,新改扩建的6个办公活动场所已全面完工,全镇实现了办公活动场所全覆盖。通过典型引路,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4、跟踪指导,强化督导促进度。我们主要针对活动开展、“一人一档”、台账填写等基础工作进行了督导,主要采取三督:一是大员上阵督。党委书记、镇长王华山带领专班对荷沙线、天横线、天仙线沿途12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导。党委副书记黄彩庭、姚华文、黄祥斌包片分村进行指导。领导重视,干部参与,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召开会议督。9月初,我们分别召开了机关干部会、村干部会、党委专题会对党建迎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10月中旬又召开相关会议进行了回顾和小结,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工作重点,形成了上下齐心抓的良好氛围。三是专班深入督。制定下发了“五个基本”档案材料入卷清单。专班人员对照清单,对入卷文件材料进行认真归类,确保材料按“五个基本”类准确入卷;同时对督导存在的问题,督促村干部进行了整改。
二、以“强基固本”为主线,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得到夯实
党员、干部队伍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两个轮子”,抓好“两个轮子”建设,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十分重要。
一是制度管。我们建立了农村党支部书记绩效考核制、季度工作交流汇报制、年度述职评议制、年终考评末位淘汰制等对农村党组织书记考评管理制度,做到了奖勤罚懒、优胜劣汰,调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今年年初,通过考核镇委对周杨、么桥两个村党组织书记实行末位淘汰,重新选拔了村党组织书记,有效促进了工作开展,激发了农村干部的干事热情,理事的激情,管事的豪情;二是机制调。按照镇党委提出的“三个一批”的思路,整体提升农村党支部战斗力和村干部素质;即培优一批:对优秀的村党组织进行培优,帮助找项目、给政策、出点子,使他们在村党组织中脱颖而出,从而发挥班子的率带作用、党员的模范作用、干部的示范作用;提升一批:对中等村党组织提供帮助,逐渐向优秀班子转化;整顿一批:对班子战斗力不强、工作滞后、干部个体素质差的村党组织进行末位淘汰,以调整班子为手段,实现提高整体水平目的。今年我们分别对金科、段岭、胡桥等10个村16名干部进行了调整。三是后备储。从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经济能人中培养储备农村支部书记接班人,建立后备人才档案,进行重点培养和跟踪管理。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80人。四是素质提。今年,我们通过请进来讲,走出去学,树典型引。分别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了学习培训,先后到洪湖、仙桃、随州、荆门等地学习考察,党员、干部素质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五是基地带。建立了黄金村无公害蔬菜、么桥村天特花卉、段岭村万亩香米等党员“双建双带”基地,促进了党员带头富、带领富的热情。黄金村党组织书记周国齐引领群众发展西红柿产业,探索发展反季黄瓜、茄子等蔬菜,组织大员在基地带头试种以色列西红柿,提高了品质品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群众亩平增收1000元。六是保障稳。落实了离任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2009年发放补贴资金5.3万元。落实了主职村干部养老保险,为25名村党组织书记解决了后顾之忧;落实了村干部待遇,制定了村干部管理文件,按月发放村干部工资,突出了凭实绩奖惩的工作机制。有的村党组织书记年工资可达到8000多元,有的仅有4000多元。有效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农村困难党员实行帮扶,解决他们生产、生活困难。
三、以提高完善为抓手,基层组织建设载体得到规范
今年来,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一是规范了远程教育。将全镇26个远程教育站点实行规范化建设,把站点由村卫生室、村干部家中统一建到村办公活动场所,并用吊架的办法固定电视机,为经常性开展活动提供了保证。村干部每周轮流值班,每月组织收看4次。党员群众在收看节目中既愉悦心情,又得到实惠。二是规范办公活动场所,实行八统一:统一办公桌椅摆放、统一制度悬挂要求、统一牌匾、统一公示栏模式、统一悬挂国旗、统一阳光服务站建设、统一党建标语上墙、统一设立党员活动室、群众说事室。三是规范档案资料。文件分级进行了整理,材料分类进行了装订,“一人一档”分类进行了规范。四是规范了组织体系。对混搭在镇机关的计生、城建等单位的党员实行归口管理,以下派党建联络员等形式,新设立了城建、计生、文化、福利院等6个党支部,理顺了联系,健全了组织。五是规范了镇阳光便民服务,制定了目标及制度,明确了服务指南,实行了服务公开,提供了便民服务,实行了班子成员定期接访,及时解决了问题,今年共接待群众5909人次,帮助群众办理各种事务2909件。
四、以营造氛围为纽带,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得到开展
今年,镇委提出基层组织建设年,我们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了我镇基层组织建设迈向一个新台阶。
1、创先争优卓有成效。一是制定下发了《小板镇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分类对单位、社区、农村进行了指导督导。二是加大了宣传力度。镇机关组织党员开展了学习、讨论活动,写心得30份,调查报告20篇。小板小学办了“两整”专栏,周杨村利用办公宣传板办了黑板报。全镇25个村利用村务公示栏办了宣传专栏,使创先争优活动深入人心。三是推出了一批典型。黄金村组织党员开展义务服务,为群众联系销售蔬菜20万斤,王场村、汪垸村、方寺村结合学习活动争取项目,筹措资金60多万元修建通村公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
2、“双建双带”成效显著。黄金村“双建双带”基地近几年整合资金300多万元,硬化了排灌沟渠,更换了大棚架,建成了900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大厅,2008年村党支部成功引进以色列系列西红柿品种,西红柿产量由过去亩产1.5万斤,提升到2万斤,人均收入由过去6000多元提升到9100元,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并通过唐卫军等双带骨干,带动邻村蔬菜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专题”活动有声有色。今年7月1日,我们请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司法局、党校领导为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大党课,提高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了党员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4、结对共建上下齐动。一是协调市直单位进村开展活动。今年市直7个单位与我镇7个村结对共建。组织开展了送肥、送技术、送资金等活动。共送复合肥6吨,资金31.5万元。市规划局乡管分局,筹集资金为汪垸村疏洗公路西渠3000米;市交通二分局为段岭村争取资金31万元,兴建九条河大桥。目前,大桥正在建设之中,12月底可竣工。二是积极组织镇直单位开展活动,18个单位结对18个村,帮助村级解决问题12件,送肥10吨,印发信息资料5000份,送树苗1.2万株。
5、便民服务深入人心。全镇共成立村级党员阳光便民服务队25支,组建阳光便民服务人员100多人,公开了办事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村干部带班值班制度,首问负责等制度。去年以来共接待群众10200人次,办理服务事项6400余件。
6、季度汇报效果明显。我们每季末召开村党组织书记会,汇报本季度工作,达到了提高素质,落实工作的目的。4月22日,我们结合第一季度汇报会,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参观了杨林双剅口村、江垸村,通过看现场、谈体会、理思路,形成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共识,增强了抓党建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制定发展规划25份,收到建议15条。(中共小板镇委员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