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0-39555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小板镇
发文日期
2016年04月13日
名称
小板镇创建生态村实施方案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6年04月13日

小板镇创建生态村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6-04-13 00:00 来源:小板镇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环保工作会议和《天门生态市建设规划(2016-2021)》的要求,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镇党委、政府决定继续开展创建生态村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实施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工程,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创建目标
  通过生态示范创建活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全面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切实推进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中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全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按照先行示范、逐步推进的总体设想,计划在2016年创建省级生态村11个(车灯村、钟场村、徐湾村、王场村、鱼嘴村、码头村、姚湾村、胡桥村、大板村、金王村、方寺村),建成市级生态村6个(汪垸村、艾台村、黄金村、金科村、罗黄村、港村)。
  三、总体要求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以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推进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重点,推进以秀美为主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统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以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以培育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重点,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四、创建步骤
  第一阶段(2016年4月1日——2016年4月30日),宣传动员。各村、各单位以召开群众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2016年5月1日——2016年7月30日),实施创建。拟建村分别制定出本村创建省级、市级生态村的创建规划,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及规划,分步实施,创建完善。
  第三阶段(2016年8月1日——2016年9月30日),自查总结。拟建村对创建活动进行自查自纠,查漏补缺,写出书面总结报告。
  第四阶段(2016年10月1日——2016年12月31日),迎接验收。
  五、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创建生态村活动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污染防治,推进节能减排的综合性措施,是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提升镇域经济竞争力和知名度的有力抓手。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我镇生态文明水平,推进我镇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村、各单位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生态村创建工作,提高民众知晓率、参与率。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唐雷同志任第一组长,镇长黄祥斌同志任组长,梅国平、张传兵、钟艳平等3位党委成员任副组长,相关办公室主任、镇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政办,由党政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协同干,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
  (三)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生态村建设要重点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重点抓好六个方面:一是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工作,下大力气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二是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基础,大力推广科学施用农药、化肥等技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三是升级镇自来水厂,改善饮水质量,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四是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圈工作。五是加快推进农用废弃物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拟创建村要坚持协调发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便于操作的原则,科学规划本村的产业发展和生产活动,充分与相关部门搞好行业规划衔接。
  (四)强化考核,严格奖惩。镇上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并作为评选先进村、单位的条件,对在创建活动中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