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第十二场 天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时间:2024-03-26
嘉宾:
摘要:3月25日下午,湖北召开“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介绍天门市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时间:2024-03-26
嘉宾:
摘要:3月25日下午,湖北召开“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介绍天门市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黄勤:
记者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根据安排,今天举行“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介绍天门市“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天门市委副书记、市长肖敏女士;
天门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周启荣先生;
天门市科技局局长夏齐飞先生;
天门市经信局党组书记陈明敏先生;
天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晓敏女士;
天门市招商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黄祥斌先生。
首先,请肖敏女士介绍天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天门市委副书记、市长肖敏: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天门市委、市政府,向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天门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根据活动安排,向大家简要介绍我市有关情况。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将新型工业化作为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强力引擎和有力抓手,相关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产业升级抢占新赛道。我们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重、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并举,推动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破性发展化纤纺织和新材料产业,投资5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投资80亿元的化纤纺织产业园今年将全面竣工投产,产值均超百亿元,力争打造全省最大铝制品产业园、全省重要化纤纺织基地。2023年全市服装电商销售量5亿件、同比增长71.6%,交易额400亿元、同比增长84.1%,其中抖音女装板块、希音跨境电商销量均排名全省第1。同时,我们主动对接武汉都市圈产业布局和未来规划,深度融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实施“强芯亮屏”行动,成功引进彤辉智能、宝昂科技、通格微电路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电子信息企业,今年产值将分别突破10亿元、15亿元、20亿元。传统产业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新兴产业实现技术革新突破,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天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二是技术改造推动新变革。我们持续推进工业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数字化变革,着力构建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实力更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定出台《天门市数字经济三年工作方案(2023-2025年)》,深入实施技改“蝶变”行动,争取省级专项资金5260万元、配套市级资金近5000万元支持企业发展,庄品健米业等29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石河医药等10家企业获评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三是政策引导激发新活力。我们坚信“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召开工业领域企业家座谈会、新型工业化暨企业家大会,深入了解企业所急所需所盼,相继出台支持工业企业进规“五条意见”、工业企业倍增“七条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投入10亿元财政资金,争取政策资金、撬动市场资金、用好金融资金、组织社会资金150亿元以上,从贷款贴息、投资奖励、技改补助、用电补贴等方面降低企业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加快培育5个百亿产业园区。今年1-2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1.1%,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64.5%,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形成了“企业真投入、政府真补贴,企业真发展、政府真支持”的浓厚氛围。
四是科技赋能塑造新优势。我们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抓手,深入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成功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入选“科创湖北”试点市。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天门(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正式启用,现代纺织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运营,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引进100多名高层次人才,有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引导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方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2023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1家、总数达到149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59家,新增“瞪羚”企业8家。
五是服务保障培育新动能。我们牢固树立“企业就是衣食父母,企业家就是亲人”的服务理念,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有底气、更有安全感。常态化开展稳增长督导服务,帮助解决用工、用能、用地等问题。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笔经费、一抓到底”推进机制,新材料产业园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半个月,彤辉智能投产一个月实现进规。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2023年为企业减税降费、兑现政策性奖补、落实银企对接等各类资金186亿元,物流成本降至全省较低水平,“高效办成一件事”居全省第一方阵,“天天顺”服务品牌获评全国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
2023年,我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GDP同比增长6.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经济发展速度总体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以来,我们以“起步就要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精气神,全力跑好“第一棒”,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势头强劲,延续回升向好态势。1-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9%,居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居全省第6位。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全年发展目标,务实重行、埋头苦干,奋力抓好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既追求“开局漂亮”更争取“全年精彩”。
一是精准招引补链条。我们将坚持招商引资“全民工程”“一号工程”,精准招引“填空式”企业、“补充型”项目,力争全年签约项目总金额500亿元以上。
二是全力争取扩投资。我们将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优质项目就是抓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紧盯国省政策支持投向,抢抓中央增发万亿特别国债、新增地方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规划建设“天门新区”,谋划申报500千伏变电站、盐化工产业、全国水网先导区建设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争取各类债券资金30亿元以上,全年完成投资225亿元以上。
三是抢抓机遇兴产业。我们将抢抓纺织服装产业回归、人才回乡、资金回流机遇,抓紧建设占地1710亩的华中服装电商城,新建跨境电商大楼、面辅料交易市场、物流中心等,预计新增商户1200家。与中纺联合作办好中国·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峰会,擦亮“天门衣尚”服装电商区域公用品牌,力争全年服装电商交易额突破500亿元,争创中国服装电商示范市。
我先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黄勤: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湖北日报记者: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只有积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才能为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请简要介绍一下天门市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有关情况?
天门市科技局局长夏齐飞: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天门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锚定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目标,抓牢创新主体培育“牛鼻子”,不断强化创新主体地位,有力推动创新主体量质齐升。2023年全市71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备案,高企总量达到149家,同比增长55.2%,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59家、同比增长32.47%,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达17家,同比增长88.9%。
一是强领导高位推进。市政府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镇域经济考核,强化“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先后召开3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会议,在全市形成狠抓创新主体培育的浓厚氛围。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研发投入、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进行全方位奖补激励,2023年共兑现奖补资金3015万元。
二是优服务靶向发力。广泛开展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春晓行动”,组建4个专班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及后备培育企业进行全方位走访服务,征集企业技术、人才和融资等方面需求,共走访企业328家、发放科技创新政策宣传资料500余份。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召开政策培训会7场、培训企业400余家,指导企业做好知识产权培育和财务数据归集,完善辅助研发账,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复审做好准备。
三是建机制联动培育。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科技、财政、税务、经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及时协调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推进培育认定工作。构建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的科技型企业成长体系,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科创新物种企业培育库四库联动,优化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逐步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认定一批、成长一批”的良好态势,不断提升发展质效,增强发展后劲。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创新主体培育认定工作,坚持培育与服务并重、认定与管理齐抓,精心培育,精准服务,为天门打造“一城五中心”、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
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近年来,天门市以发展纺织服装、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引领,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请问接下来天门市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哪些目标和计划?
天门市招商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黄祥斌:
谢谢你的提问。2024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提能级”,持续提升产业层次。聚焦我市“一主两新三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瞄准京津冀、江浙沪、武汉、广深闽、成渝等五大重点区域,围绕纺织服装、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招引一批“高、大、上、链”的优质项目,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投资总额500亿元以上。
二是“优举措”,持续激活发展动能。建立“市级领导挂帅+专业队伍攻坚+商会组织搭桥+乡镇部门落实”的招商机制,着力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区域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每月举行项目签约仪式,每季度举行项目开工仪式,高质量办好招商推介系列活动,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招商、事事聚焦项目”的良好氛围。
三是“抓集聚”,持续打造百亿园区。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构建“一区三园多支点”的工业格局,加快建设化纤纺织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园等五大百亿园区,推进重点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四是“提质效”,持续保障项目落地。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把好项目入口关,做到招商引资与招引人才、产业转移、投资入股、开拓市场、安商服务相结合,推动招商引资量质齐升。坚持招引项目“1个月签约、3个月动工、1年内建成”工作标准,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笔经费、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实行清单化管理、零距离服务、全要素保障,确保招商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
谢谢!
湖北发布记者:去年以来,天门市围绕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请问政策实施成效如何?下一步将如何更好发挥政策效应?
天门市委副书记、市长肖敏:
谢谢你的提问。去年以来,我市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新型工业化、就地城镇化、促进消费等重点工作,接续出台针对性政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群众和经营主体的普遍认同。
为有效满足群众住房需求,出台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截至2月底,带动商品房销售3732套、同比增长28.7%,全省就地城镇化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六条意见”,每台车最高补贴1万元,自1月23日政策发布以来,全市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92%、上牌量增长131%。出台支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支持服装电商企业加速回流、做大做强。我市荣获中国服装电商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跨境电商工作被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下一步,我们将乘势而上、再接再厉,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获全胜不罢休的决心,全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一是坚持强产业与增活力“双轮驱动”。我们将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主攻方向,全面落实工业企业进规“五条意见”和工业倍增“七条意见”,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实行全覆盖包保,通过“一企一策”现场会,一对一帮扶、点对点指导,切实用好惠企“连环策”、打好进规“组合拳”,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加快构建“十亿领航、亿元支撑”企业梯队。
二是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双向奔赴”。我们将秉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理念,聚焦发展所需、民生所盼,持续推进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鼓励汽车消费“六条意见”等系列政策,以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为出发点,不断提振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造更多消费“引爆点”“增长点”。
三是坚持优服务与抓落实“双管齐下”。我们将坚持“一竿子”插到底、“一口气”抓落实,实行“门诊式办公”工作方法,完善市领导和市直部门包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机制,聚焦政策宣传、政策服务、政策兑现等环节持续发力,推动各项政策执行精准、衔接有序,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不断增强群众和经营主体获得感、满意度。
谢谢!
央广网记者: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效的政务服务,请问天门市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天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晓敏:
谢谢你的提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途径。我们将聚焦聚力改革创新、数字赋能、服务升级,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今年全国两会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我们将着眼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服务,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持续推进“线上+线下”平台建设,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升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结果送达等全流程、全环节服务效能。系统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数据赋能和技术应用,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异地事项跨域办、容缺事项承诺办、政策服务免申办、简易事项智能办。力争今年上线“一事联办”事项23件、总数120项以上,全省通办事项1000项以上,承诺、容缺事项达80项,更好助力企业发展提速、降本增效。
二是坚持数字赋能,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我们将牢牢抓住数字化这个“牛鼻子”,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常态化数据治理,筑牢数字中国的关键底座。以产业数字化为目标,坚持适度超前、安全可靠原则,集成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基础支撑能力设施及基础保障体系建设,统筹推进数据治理、数据开放、数字应用、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据统一管理、系统统一融合、服务统一发布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实现全市CIM精度2级全覆盖、“一标三实”上图率100%,上图实体对象数据编码赋码率100%,全市存量应用系统对接改造率40%以上,进一步提升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激活更多数字经济增长点。
三是坚持服务至上,构筑高质量发展支撑。我们将擦亮“企业发展顺心顺意、群众办事顺畅顺利”的“天天顺”服务品牌,发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围绕企业所需、群众所盼、市场所想、政府所能,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迭代升级“云端导办”平台,优化线上帮办代办教办服务,梳理云帮办高频事项达1360项,组建20人帮办服务团队。延伸掌上终端和自助终端服务领域,掌上办上线事项超1320项,事项上线率达51.3%。以“企业之家”和“智慧安商”平台为依托,加快推进“一企一档”建设和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免申即享,实现审批事项、惠企政策、问题诉求“一站式办理”,切实用政务服务的“高效率”换来企业发展的“高效益”。
谢谢!
新华网记者:今年天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落实“项目为王、产业为先”的发展理念,请问天门市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天门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周启荣:
谢谢你的提问。今年年初,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抓谋划。围绕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流域综合治理、“三高地两基地”等省级布局和我市打造“一城五中心”、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动态充实项目储备库,保持项目储备规模1500亿元以上。重点谋划申报天门至洪湖高速公路、500千伏变电站、盐化工产业园、全国水网先导区建设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围绕国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重点主动出击,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政策笼子、规划盘子、资金袋子,申报争取债券资金30亿元以上。
二是争分夺秒建项目。深入实施项目投资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笔经费、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机制,落实“131”工作举措,推进在谈项目1个月内签约、签约项目3个月开工、开工项目1年内投产。加快新材料产业园、化纤纺织产业园等10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重点做好95个储备项目前期工作,抓好154个续建项目、295个新开工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以上。
三是持之以恒推改革。全面推行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建立覆盖投资项目前期、建设、结算、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强化策划生成,不断做大项目目录库、储备库、实施库“三库”体量;强化过程管理,全力破解“两算”难题;强化“三评”管理,运用评价结果优化项目资源要素配置;推动项目前期提质、建设提速、运营提效、管理提能,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四是用心用情优服务。积极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坚持干部盯着项目干、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政策资金,建立面向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的重大项目推介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用地保供力度,有效落实项目联审联批、容缺审批机制,以项目投资之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之稳。
谢谢!
极目新闻记者:今年,全国和全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请问天门市将如何落实这一工作部署?
天门市经信局党组书记陈明敏:
谢谢你的提问。我市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比超70%,抓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就是抓住工业倍增发展的“牛鼻子”。今年,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传统产业抓升级”的工作思路,“两会”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进行安排部署,我们将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一是加快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针对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化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我们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思路,推进纺织服装产业扩规增效,向品牌和技术创新转变;推进生物医药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向绿色化改造和安全化转型;推进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延伸;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精深发展,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力争全年四大传统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以上。
二是深入实施技改焕新行动。持续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强化《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倍增的七条意见》、省级高质量发展专项等政策运用,激励企业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力争三年内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普遍完成一轮技术改造。今年,按照“项目超前谋划、计划往前安排、调度靠前服务”的工作思路,对豪德二期、路伟换热器生产基地二期等95个工业技改项目“一对一”调研座谈,会同企业制定项目开工、入库、竣工、投产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采取“周督导、旬调度、月通报”方式,加快项目投资进度,服务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力争全年技改投资增速达25%以上。
三是大力推进数实融合赋能。实施“数字画像”诊断工程,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100家。争取徐工环保、豪德数控、稳健医疗、宝昂新材料等总部经济企业在我市加大数字化软件平台投资;鼓励天门纺机、华世通、红日子等本土头部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5G全连接工厂;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入驻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0家、5G全连接工厂10家、国家级两化融合3A贯标企业5家。
四是强化政策激励精准支持。市财政安排6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其中技改资金不少于2亿元,单个企业技改综合奖补比例超25%,用好用活国务院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重大政策,积极争取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力度支持企业转型发展。自去年11月全市新型工业化大会召开后,我们先后在红日子食品、华世通医药、益泰药业、振宇科技等9家企业召开“一企一策”现场办公会,兑现5家企业“一企一策”政策资金6508万元,撬动企业投资10亿元,极大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元至2月,全市192家规上企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占全市规上企业数量65%以上。
谢谢!
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黄勤:
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