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时间:2024-12-18
嘉宾:
摘要:12月18日上午,天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优质交通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时间:2024-12-18
嘉宾:
摘要:12月18日上午,天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优质交通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时间:2024-12-18
嘉宾: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万钟;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支队长周柱兵。
内容:12月18日上午,天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优质交通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我市以优质交通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万钟先生;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支队长周柱兵先生。
首先请万钟先生介绍我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万钟: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
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市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天门市交通运输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交通运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输能力明显提高,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下面我就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简要介绍如下: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高品质构建对外交通大走廊。武天高速天门东段预计12月下旬通车试运营,其建设进度刷新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纪录,沿江高铁、随岳高速石家河互通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武天高速天门西段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届时“两高”项目的建成投运,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交通区位状况,有利于天门融入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对接武汉都市圈“一小时经济圈”,带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效率织密市域路网骨架。今年,我局启动并加快一批国省干线项目建设,如G347皂市至杨秀段、G348窑台至丝网湾段、S213新东环线等,同时谋划推进城区北环线、南环线以及西环线项目前期工作,市域“内联外环、快进快出”交通格局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5382公里,公路网密度达205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省17个市州中位列第三。境内布局有4条国道、9条省道,总里程459.5公里,路网密度为18.14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列全省第四。天门市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里程达到96%,远超全省平均水平(88.4%),国省道一级公路比例达49.6%,在全省17个市州中位列第一位。基本形成了以武荆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武汉城市圈高速公路环线、汉宜高铁为脊梁,4国道9省道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八纵八横两环”外联内通路网体系。高标准畅通内部“毛细血管”。“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921公里,刷黑23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25座,2023年我市荣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称号,黄潭镇、佛子山镇、汪场镇先后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县道新火线获评全省“最具人气农村路”,今年新改建农村公路278.5公里、改造危桥75座,岳口镇“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已对标完成待验收。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866公里,其中县道349公里、乡道2279公里、村道2102公里,专用公路136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覆盖村组、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路网体系。乡镇实现双通道达100%,行政村通水泥路达100%,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达水泥路,农村公路好路率达85%以上。实现了交通专群结合养护管理模式,管养体系基本健全,县乡道管养实现全覆盖。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域公交建设取得新成效。以构建服务优良、运行高效、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服务保障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和全域公交建设,行业结构更加优化,设施设备更加完善。截至目前,建成公交总站1个,公交首末站4个,公交候车亭117个,灯箱站牌313个。乡镇公交首末站6个,公交候车亭80座,公交招呼站牌544个,正在建设城乡公交总站、桥南公交首末站。此外,今年完成2路、4路、5路公交沿线59座公交候车亭和客运中心站无障碍设施改造,城市公共交通适老化水平逐步提升。收购汉羽公交公司6条乡镇公交专线,新开通天门城区至皂市(胡市)公交专线,公交线路运营总里程达673.5公里,全市各乡镇公交覆盖率达100%,全市公交在线网布局、运行效率、乘车环境、便捷实惠、服务水平等方面显著提升,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按照构建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寄递物流服务体系要求,建成市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1个、乡镇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26个、行政村村级站点543个,率先在全省地市州中完成民营快递系统转邮工作,实现农村寄递物流村级网点全覆盖。今年,我局按照“六统一” 标准完成255个村级网点提档升级。引导邮政和民营快递公司采取邮快合作、快快合作进村、自主进村等模式,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道路交通便民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全市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制证率达100%,制证率、激活率连续多个季度排名全省第一,实现道路运输电子证照业务办理跨地区互信互认。全面实现交通运输领域高频审批事项上线“鄂汇办”APP,交通运输审批事项及办件比例上升25%,承诺件办理时限压缩80%。许可5家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公司,更好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行业治理软实力显著提升。道路运输市场规范有序。常态化开展客运市场秩序监管,加大过境客车、旅游车、“黑车”、残疾人代步车、网约车整治力度。共查处违规经营网约车和“黑车”49起、出租车违规经营行为92起,查扣违规经营客运车辆22起、旅游车23辆,取缔非法售票站点6家。路域整治和公路治超常态化推进。加大科技治超力度,启用石家河G240石北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极大遏制沿线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保持治超工作高压态势,共检测过站车辆545021辆次,查处超限车辆1416辆,卸(转)载货物24538吨。清除占道堆积物229处,制止占道经营行为182起、公路两侧违建行为8起,办理公路路损案件47起,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件。国省道管护工作常态化开展,全市458公里国省道保持整洁、美丽、畅通。汉江航道管理全面加强。辖区共设置航标59883座天(浮标44699座天、岸标15184座天),设标密度2.23座/公里,日平均设标179座,航标标位准确率99%,航标正常率和发光正常率均达100%。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锚定市委、市政府打造“一城四基地”、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对标规划,持续实施“三大工程”(路网联通提升工程、供应链物流体系补短工程和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提质工程),加快武天高速公路建设,构建武汉都市圈1小时经济圈;谋划实施城乡衔接的快速通道,打造快进快出交通格局;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质行动,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港口和物流站场项目,补齐多式联运短板;做优运输服务品牌,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谢谢万钟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湖北日报记者:
据了解,全域公交建设在12月上旬已接受上级部门评估验收。请问,下一步我市在全域公交方面还有哪些举措来巩固成效,方便群众出行?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周柱兵: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下一步,我们主要是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来巩固全域公交成果。
一是进一步整合公交企业。2025年,我们将3家公交公司整合为1家公交公司,由国投集团国琪公交公司统一经营。
二是进一步加快公交进村的覆盖。目前,我市乡镇通公交率已达100%,行政村还没有完全通公交。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客货邮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方式,打通死角,增强覆盖率,方便群众出行。
三是进一步加快场站建设进度。督促国琪公交公司加快公交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城乡公交线路,增设相关线路招呼站,满足广大群众出行需要。
四是进一步提高智能公交运用水平。利用智能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公交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公交运营的科学调度管理。完善公交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为公众提供最优质、安全、经济、舒适的出行方式。
五是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力度。落实安全运营主体责任,加强驾驶人员安全教育,提升公交车驾驶员文明、安全行车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多种形式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管理举措,确保运营安全。
六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公交行业的管理,不断推进全市公交服务行业的标准化、优质化、规范化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群众满意度。
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谢谢周柱兵先生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
湖北电视台记者:
请问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快速通道建设有哪些举措?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万钟:
谢谢您的提问。我局将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开展城市快速通道建设相关工作。
一是争取将天仙洪高速公路纳入湖北省交通运输发展“十五五”重点建设项目库,并尽快完成该项目前期工作。本项目是连接天门、仙桃、洪湖等江汉平原地区的一条南北向通道。在天门城区北侧接随岳高速公路,在天门城区东侧沿西南方向跨越汉江后,进入仙桃境内,向南跨越通顺河、国道G318后,与沪渝高速公路连接,再向南在郭河镇附近跨越省道S215,随后向南跨东荆河,进入洪湖市境内,终点在万全枢纽互通附近接入江北高速东延段。本项目路线全长约94公里,其中天门段全长约48公里。项目已纳入《湖北省域战略规划》,建成后将加密江汉平原地区纵向高速通道,对进一步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高武汉都市圈西部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推动仙天潜协同发展,加快天门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环城公路建设步伐。为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心城区公路网布局,缓解过境城区交通压力,我局委托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我市中心城区环城公路规划。主要由S213九真至彭市段(东环),G348小板至黄潭段、G240吴刘至新华段(南环和西环)、S345苗咀至吴刘段(北环)四段组成,全长约50公里,其中S213九真至彭市段(东环),G348小板至黄潭段、S345苗咀至吴刘段(北环)已列入省交通运输厅“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项目库,G240吴刘至新华段(南环和西环)拟争取纳入省厅“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项目库。目前,S213站前大道至天仙公路段约14公里已开工建设,剩下的G348小板至黄潭段、S345苗咀至吴刘段已启动前期工作。后续将积极与省市衔接沟通,争取尽快启动S213苗咀至站前大道段项目建设及G348小板至黄潭段、S345苗咀至吴刘段的建设工作。上述项目的建成,可支撑“环形+射线”区域快速路网体系的构建,并形成便捷的集散通道,助力我市各交通运输方式客货流快速连接到全市域,同时将连接多条市域对外骨架道路,可为推进多种运输方式协调衔接,实现联程联运,为打造江汉平原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提供有效支撑。回答完毕,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谢谢万钟先生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