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天门马拉松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09-17
嘉宾:
摘要:2025天门马拉松即将开跑,今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赛事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时间:2025-09-17
嘉宾:天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古玉丽;
天门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华先生;
天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孔登榜先生;
天门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公共卫生总师易侃先生。
内容:2025天门马拉松即将开跑,今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赛事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文字实录: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2025天门马拉松即将开跑,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赛事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天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古玉丽女士;
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华先生;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孔登榜先生;
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公共卫生总师易侃先生。
首先,请古玉丽女士介绍赛事有关情况。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古玉丽: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25天门马拉松新闻发布会,我谨代表赛事组委会,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对“天马”赛事密切关注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10月12日,与大家阔别6年的天门马拉松将要荣耀归来。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标志着赛事的筹备工作全面展开。下面,我就本次赛事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2025天门马拉松由中国田径协会提供技术认证,由湖北省体育局、天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天门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湖北省田径协会监管,互通全马体育运营。赛事规模预计将达到2万人,共设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1公里健康跑、5公里欢乐跑等4个项目。
本次赛事的口号是:“活力天门,万马奔腾”。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与往届相比,今年的赛事规格、办赛水平、赛事体验等方面将会进行全面提升,旨在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推动天门群众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将天门马拉松赛事打造成对外展示天门市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天门,古称竟陵城,因境内天门山而得名,是闻名全国的内陆侨乡、文化之乡、状元之乡、蒸菜之乡、茶圣陆羽故里、竟陵派文学发源地。天门有着厚重的历史、多元的文化、优良的地理位置、广阔的水域、美丽的环境以及便利的交通。天门是武汉都市圈成员之一,也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近年来,天门围绕“百强进位,千亿扩容”目标,聚焦交通互联、产业协同、创新协作、服务一体等重点环节,根据自身优势与武汉都市圈精准对接,互融互通,加快建设新时代侨乡,努力在湖北建成支点中奋勇争先。
办好一场赛,激活一座城。2025天门马拉松赛道将充分考虑自然生态与城市人文景观的融合与展现,在起点陆羽广场设置文化展演,在赛道沿途展现曲艺、茶艺、蒸菜手工等文化活动,而本次赛事全马项目的终点所在地张家湖湿地公园,是展示天门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是湖北省原始生态保持最好的湖泊之一,这里天蓝水清、鱼草相依、凫雁翔游,是理想的心灵栖息地。曾先后荣获“国家级湿地公园”、“湖北省示范型国家湿地公园”等荣誉称号。
作为天门市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中心的支点型项目,张家湖农文旅融合项目,以“农”为基础、“文”为灵魂、“旅”为形态,充分利用“人、事、地、物、文”五大资源,不断朝着建成“生态+康养+旅游+休闲+度假”五位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旅游景区目标稳步迈进。
我们将立足天门特色资源、全面提升办赛水平、升级打造天门马拉松赛事IP,擦亮石家河文化、陆羽茶文化、状元文化、侨乡文化四张名片,将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始终秉持“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理念,让来到天门的参赛者在奔跑中感受天门宜人的自然环境和厚重的人文韵味,充分展示天门特色,进一步提升天门市的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一场成功的赛事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离不开媒体朋友的广泛宣传与关注。我们诚挚邀请各界朋友积极参与并宣传2025天门马拉松,为本次赛事的圆满成功加油助力!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谢谢古玉丽女士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湖北电视台记者:请介绍下本次马拉松的办赛目标?
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华: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本次马拉松,是我市今年举办的一场重要体育赛事。我们的办赛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激活消费经济,打造融合发展新引擎。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体育消费、发展夜间经济等政策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通过举办高水平群众性赛事,实现“以赛聚人、以赛促旅”的目标。本次马拉松赛事规格空前,群众参与热情高涨,预计报名人数将超过两万人。为有效拉动体旅消费,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如发放文旅消费券;开设融合体育展演、非遗美食(如天门蒸菜、黄潭米粉)和文旅推介的民俗体育市集;组合联动景区、街区、商圈,拓展夜训、夜游、夜演场地,支持夜间体育赛事与商圈促销互动等。这些举措旨在将“体育流量”高效转化为“消费流量”,为天门经济发展注入文旅新动能。
第二,优化特色赛道,展示城市面貌新形象。我们精心设置了全程赛道,深度融合天门的自然生态风貌与文化景观小品,让跑者在奔跑中感受城市的独特魅力。赛道全程40多公里,移步换景,风光各异。跑者沿途可欣赏东湖公园如画风光,品味茶圣故里园景区的茶香古韵,感受北湖侨乡公园的浓厚人文底蕴,享受张家湖湿地公园的宁静壮美。我们期待这场“一条湖景赛道、一程茶香盛景、万名激情跑者、百万热情市民、千万参与网友”的盛会,能通过历史街区、现代风貌与生态湿地等多元景观,让每一次奔跑都成为一次深刻的城市体验和文化之旅。
第三,强化全媒传播,提升城市品牌新影响。本次赛事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26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多家市内媒体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报道。我们将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及直播等渠道,聚焦参赛选手的拼搏精神,记录广大市民的热情加油、志愿者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以及跑者与观众脸上的幸福笑容,生动讲述赛事故事,展现我市人民及广大跑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这种多元化、互动性、广覆盖的传播,将天门马拉松的激情活力与城市魅力,有效传递给全国乃至全球观众,着力提升天门在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总而言之,我们期待通过2025天门马拉松的成功举办,实现“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文化传播、城市出彩”的多赢目标。
谢谢大家!
天门日报记者:据了解,2025天门马拉松规模和赛道复杂度较往年有所升级,赛事医疗保障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请问本次赛事将如何为参赛选手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公共卫生总师易侃:
感谢记者朋友对本次赛事医疗保障的关注。针对今年赛事的实际情况,我们始终围绕“安全第一、科学保障”的核心原则,参照成熟的医疗保障工作模式,制定贴合今年赛事特点的医疗保障方案,从四个关键维度推进工作,全力守护选手健康安全。
第一,科学统筹医疗力量,实现赛道保障全覆盖。我们整合全市优质医疗资源,从急诊、心血管、骨科等专业抽调骨干医护人员,组建核心医疗保障团队;同时筛选并培训具备急救资质的医疗跑者与医疗志愿者,形成“专业医护+辅助力量”的协同模式。结合赛道特点,每间隔2.5公里设置一个固定的医疗站以及救护车,目前共部署了22个固定的医疗急救站,在坡道、弯道、桥梁等选手易出现身体不适的关键赛段,适当加密站点分布并增强站内医护力量,确保选手在需要时能及时获得专业帮助。
第二,扎实做好物资设备筹备,保障需求无缺口。我们依据赛事规模与常见健康风险,制定详细的物资设备清单,涵盖各类急救药品、医用耗材以及除颤仪、心电图机、氧气袋等关键设备,确保数量充足、品类齐全,能应对运动损伤、中暑、心脏不适等常见突发状况。
第三,构建高效应急处置体系,确保响应转运无缝衔接。我们成立赛事医疗保障指挥中心,明确各参与单位、各保障环节的职责分工与沟通流程,实现信息实时传递、资源快速调度。制定分级处置方案,针对轻微不适、中度症状、危重症等不同情况,明确现场处置、紧急转运等相应流程;确定多家综合实力强的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预留专用床位与救治设备,确保危重症选手能从赛道快速转运至医院,实现“现场急救—转运—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
第四,强化赛前培训与多方协同,提升整体保障能力。赛前组织所有参与保障的医护人员、急救跑者及志愿者开展专项培训,重点强化运动损伤处置、心肺复苏、除颤仪操作等实用技能,同时通过模拟赛事常见突发场景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团队协作与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我们会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落实好每一项保障措施,全力为本次马拉松赛事保驾护航,让选手们能安心参赛、享受运动乐趣,也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安全与温度。谢谢。
湖北日报记者:如何保障赛事期间的交通顺畅和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最小化?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孔登榜:
感谢您的提问。本次天门马拉松线路覆盖陆羽大道、北湖大道、东湖路等城区主干道,经过S213省道天北路,线路长、跨度大。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保稳定、保安全、保畅通、促满意”的工作目标,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强化责任、确保安全”的总体原则,成立由副市长、公安局长张耀刚任总指挥长,其他局党委成员任现场指挥长,抽调情报指挥中心、治安大队、交管大队等部门精干警力成立安保工作专班,提前筹备谋划、精心组织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全力确保赛事安全有序、圆满精彩举办。
一是及时发布公告。通过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介提前发布道路交通管制公告,明确管制路段和时间,同时借助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引导参赛选手和广大市民提前规划交通出行线路。
二是全程安全守护。组织警力在比赛当天提前2小时上岗,开展巡逻守护、交通管控,并采用铁马、水马、锥桶等设施,开展远端分流、近端封控,确保赛道安全。
三是保障道路畅通。对赛道车辆采取分时分段的方式恢复通车,在收尾车辆到达某一路段后,第一时间根据周边情况对已过往路段放开通车,将道路解封精确到分钟,最大限度降低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谢谢孔登榜先生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希望各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全方位、多角度做好本次赛事的报道,为赛事的成功举办营造浓厚氛围。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