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聚焦天门“十四五”规划 / 部署落实
中共天门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1-08 14:40
字号: 分享:
中共天门市委关于制定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12月24日中国共产党天门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天门市委八届九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天门实际,就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新征程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天门发展进程中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跻身第十九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百强,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三大攻坚战有力有效。全市1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8万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全力以赴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及各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硬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级评定为绿色。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坚持创建惠民、创建为民,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建成一批城市公共场馆、生态人文景观,市容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考核评定为“优秀”等级,美丽乡村试点示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顺利完成,“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相继举办天商大会、华侨大会、天门国际马拉松赛事等活动,对外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实施民生工程和每年办好“十件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高于经济增速,入选“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市”,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市、全国健康促进市、全省双拥模范城等称号。基层治理扎实推进。平安天门、法治天门建设取得重要成效,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严实有力。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升。面对“战洪”“战贫”“战疫”三场大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做了大量艰苦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交出了合格答卷,展现出广大党员干部讲忠诚、讲奉献的为民情怀,务实重行、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凝聚成为时不我待、奋力拼搏,推动天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五年的发展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2.新发展阶段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市发展环境和条件都有新的深刻复杂变化,面临一系列老难题和新挑战。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从我市自身看,发展不够仍然是最大的实际。天门工业底子薄、基础弱,缺乏大企业和大产业,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任务艰巨,新兴产业培育任重道远;农业大而不强,产业结构不优,产品多而不精、附加值不高;创新驱动能力偏弱;经济外向度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民生保障还有不少短板;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营商环境不够优化;干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有待提升;疫后重振还面临诸多困难。这些都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3.新发展阶段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天门发展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党中央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有助于我市积极融入发展新格局、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恢复经济发展,出台的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将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有助于我市提振社会预期、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速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有助于我市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更多吸引有效投资、加快建设湖北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十四五”期间,沿江高铁、武天宜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市创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四化同步”示范区等建设持续推进,有助于我市塑造区位优势、挖掘后发优势、释放发展潜能、实现赶超发展。


谋划我市“十四五”发展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紧扣省委“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找准目标定位,科学谋划发展,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保持战略定力,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4.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远景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发展实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迈上新台阶,建成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创新天门、绿色天门、活力天门建设取得新成效;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平安天门、法治天门、诚信天门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形成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建成教育强市、文化强市、健康天门,城乡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镇域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天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5.“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省委“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全省“四化同步”示范区,晋升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全面建设城市美、产业强、生态好、民生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天门力量。


6.“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施民心工程,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加坚定自觉地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工业引领、产业强市、项目突破,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7.“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我市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结合,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经济总量突破900亿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传统优势产业更优更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居全省前列,晋升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建设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庄内外、道路沿线、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常态化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村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健康,农民安居乐业。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相匹配、相适应。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诚信守法、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生态系统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汉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减排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创新赢得新优势。“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各类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外向度、文化开放度进一步提高,“茶圣故里”“内陆侨都”名片更加响亮。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市域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法治能力全面增强,行政效率显著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围绕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加快规划衔接、交通连接、产业对接,强化以城带乡、产城融合,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8.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立足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的大格局,推动全市区域空间布局和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配置,加快构建“城区引领、园区带动、全域振兴”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区域发展更平衡、产业布局更优化、特色优势更彰显、城乡融合更充分。突出中心城区引领发展。抢抓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市创建和沿江高铁、武天宜高速建设机遇,强化交通网络连接功能,发挥城区引领辐射作用,拓展中心城区框架,加快形成容纳50万以上常住人口的中等城市规模。强化园区集聚带动发展。完善“一区三园”产业功能分区规划,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加快产业集聚,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建成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促进全域协同振兴发展。以荷沙线、皂岳线、汉江沿线三条城镇带为纽带,促进特色乡镇组团发展,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强镇、现代农业大镇、文化旅游名镇、商贸物流重镇,形成竞相发展、联动发展、整体提升的全域振兴发展新格局。


9.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突出规划引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约束,加强市、镇规划编制与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法定性、约束性、权威性。推进精致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沿江高铁新区和北湖新区建设,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和水系连通建设力度;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厚植城市发展底色,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持续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建设一批配套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精致秀美小城镇。提升管理水平。深化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水务等智慧城市平台建设,理顺城市治理机制,加强城市运行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10.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入实施“对接大武汉、建设新天门”战略,推动沿江高铁天门段、武天宜高速早日建成,优化国省干线网络,健全农村公路网络,加大安防工程建设和危桥改造力度,推进市乡道路提档升级。加强运输站场建设管理,加快汉江流域码头和航道建设,推进天门通用航空发展,促进多式联运发展。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以防洪保安、供水保障、农田保收、生态保护、能力保证为目标,加快“一江三河”水系连通、汉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利用、石家河地区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区域供水规模化等工程项目建设,改造升级供水管网,加速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和农业生产需要。健全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大力推进能源通道建设,加快农村电网和城市配网升级改造,加快充电桩建设,提升电力保障能力。实施乡镇天然气“户户通”工程,提高天然气使用率。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打造江汉平原新能源示范基地。


四、坚持工业引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主动对接、积极融入省委“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围绕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强产业,以项目突破带动工业突破,以工业强市引领产业强市,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11.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招商引资扩增量、技改扩规提质量、兼并重组活存量、激活要素增流量、环境升级聚能量”,完善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龙头牵引,着力建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深入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积极推动机电汽配、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培育模塑、智能家居等产业集群。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为主攻方向,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实施“链长制”,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支持现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小进规”工作,深入实施大企业大产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有带动能力、行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


12.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中介、会展等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旅、体育、家政、物业、寄递等服务业。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商圈。实施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等工程,打造江汉平原区域性物流仓储集散中心,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


13.加快数字天门建设。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大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探索数字产业化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持续推进“万企上云”工程,开展智能工厂试点,打造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加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步伐,推进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的全面融合,打造资源共享、能力协同、智能转型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示范区。


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发展为先导,促进农业加快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和农村面貌改善,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4.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市。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调优品种、调好品质、调强品牌,围绕建成武汉城市供应的“菜篮子”,持续推进“天东双水双绿”“天西蔬菜药材”“天北四季瓜果”三大农业板块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一镇一品”“一业一品”,高标准建设一批精品示范园,形成特色鲜明、产业聚集、效益突出、品牌响亮的特色产业板块。持续推动畜禽、水产等产业健康发展。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加快江汉平原粮食物流产业园建设,提升粮食生产保供能力。实施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程,建立高素质农业企业家队伍,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农旅结合示范区,推动农业从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加工、销售、观光旅游等全产业链拓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


15.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共建理念,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分类推进、整体实施”的要求,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分批分类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坚持“七要”原则,突出规划先行,发展富民产业,完善公共服务,持续抓好农村微景观打造、“小三园”建设、绿化美化、特色文化挖掘等工作,支持美丽乡村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建设,建成一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提档升级农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墓建设管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推动乡村农技、水利等人才振兴。


16.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吸引鼓励市民、能人、企业下乡回乡兴乡,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统筹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农业水价、粮食收储、供销合作社等改革。健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和运行机制。


17.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持续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强化减贫发展支撑。完善防贫减贫大数据平台,加强返贫致贫监测。运用脱贫攻坚成功经验推动乡村振兴,将乡村振兴相关举措向脱贫村倾斜,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规划、政策、产业、组织、人才等方面有效衔接。


六、坚定不移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开创绿色天门新局面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更加注重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天门。


18.完善生态功能规划。树立底线思维,坚持“生产生活不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开发建设不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管理体制,严守战略分区,实施差别化环境管控措施,构建“一带五廊五区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守牢区域发展底线。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发挥“三线一单”约束作用,严格城镇建设、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选址等空间管控边界,确保环境管控单元的分布与区域发展格局相协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和生态环境保障。


19.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深化工业减排治理、扬尘污染治理、餐饮油烟治理和机动车污染治理,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探索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推动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加强水污染治理,强化河湖长制,打好打赢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狠抓工业水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天门河、张家湖等重点河流与湖泊水生态修复,加强九条河、华严湖、沉湖等重点水域综合整治,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落实小微水体整治,消除黑臭水体,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以耕地土壤环境保护为底线,以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防控为重点,实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分级和分类管理,提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实施化肥、农药施用量负增长行动,加强农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预防,打好净土保卫战。


20.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注重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预防、从局部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加强日常监管执法,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拓展监管执法范围,健全环境违法违纪行为查处联动机制,推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结合,发挥环保督察长效机制监管作用。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责任。强化生态环境社会公众监督,健全环境治理监督体系,助推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开展监督管理帮扶指导,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实施差异化监管。


21.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施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改造、整顿高耗能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强化技术创新,推进传统产业向绿色化、低能耗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构建绿色经济产业体系。


22.加快培育生态文化。以“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为方向,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及生态村创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创建长效管理机制,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全国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实施节水行动,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强化资源高效利用,完善垃圾分类和减量化激励机制,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努力构建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体系。


七、全力做好民生保障,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积极办好民生实事,加强社会治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3.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提升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落实普惠性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和政策,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力度,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持续巩固拓展“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市”创建成果,高位推进“双创”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载体、创业服务和创业氛围“五位一体”新机制,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良好环境。


24.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加快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提升工伤保险制度保障能力,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和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事业等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工作。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支持公积金用于老旧小区居民住房改造。


25.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推进“五育”并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扩大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品牌高质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多样化发展、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引进、建设本科院校,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加强新时代“四有”好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配足教师,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深化教师体制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26.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深入实施健康天门行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等体系,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增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大力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广远程医疗,健全农村、社区等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全科医生和村医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深化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支持社会办医。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高人口素质。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实施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加强医养康养综合体建设,推动养老事业和康养产业协同发展。


27.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全力做强街镇,夯实社区(村),深化街道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双报到”制度,建好用好社区(村)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三支队伍”,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推进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与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一体化运行,推行各类网格“多网合一”。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提高城乡基层治理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八、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塑造创新天门新优势


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教兴市战略,统筹抓好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建设,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28.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全市区域创新布局和创新要素配置,提高创新要素集聚效能,以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进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着力打造2-3个具有较强产业带动性的重大创新平台,争创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围绕建设科研成果的转化地,以打造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础,促进校企“联姻”,鼓励和支持企业联合武汉各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打造综合性特色创新平台。推进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全国创新型县市。


29.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高成果转化能力。发挥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促进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建立高成长企业接续发展梯队,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


30.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与激励机制,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支持高层次人才投资创办企业,加大科研团队和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发挥院士专家行、科技副总及科技特派员作用,吸引、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技术人员通过挂职或兼职、科技咨询、项目合作等方式提供技术和创业服务。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社会化、开放式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乡土人才、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力度。


31.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敢为人先、敢闯天下”的创新精神、创新文化。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政策与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有机衔接,打造全链条、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着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进科普示范市建设,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九、坚持以文兴市,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擦亮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特色,建设文化强市。


32.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道德模范、天门好人、天门楷模等典型人物选树和宣传,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持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补齐创建短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优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擦亮陆羽茶文化、侨乡文化、蒸菜美食文化、曲艺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培养一批名家名人。建强用好市级融媒体中心,打造全媒体新闻矩阵。健全新闻舆论工作机制,加强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引导。加强石家河遗址等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34.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全省乡村休闲旅游节点城市。做大“茶”文章,培育茶企业,扩大茶基地,打造茶品牌,发展茶市场,加快构建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茶旅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讲好天门故事,强化对外文化交流。


十、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天门新动能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使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35.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完善综合性政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加快实现“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开展“十优”“十差”评议活动,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36.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政策措施,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税费、融资等优惠政策落实力度。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各类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37.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深化土地、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完善政府调节和监管,做到放活与管好有机结合,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引导各类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和精细化管理。


38.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保障全市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落实。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培植壮大税源,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更多企业多渠道上市挂牌,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十一、依托强大市场枢纽,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紧紧围绕省委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39.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托强大国内需求,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充分释放内需潜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以更大视野、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对外开放。推进跨区域合作,主动对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紧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争取承接更多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住外贸基本盘,加大稳外资力度,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40.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动城市建设投资稳定增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聚焦疫后重振“十大工程”补短板领域,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基础设施、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加强项目科学调度,确保尽快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增强投资有效性,让更多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优质资产、产业投资形成实体企业、民生投资形成消费潜力。规范和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引导民间投资,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41.促进消费扩容提质。顺应消费品质化、智能化、多元化、服务化升级趋势,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增强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消费供给升级,开展品牌提升行动。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实现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挖掘居民消费潜力,大力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提升假日消费、夜间经济。营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促进政策,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十二、统筹发展和安全,创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成果,坚决防范各类风险隐患,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42.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强化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落实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在军民融合发展中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43.坚定维护政治安全。深入抓好政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确保党的执政安全和社会主义制度安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


44.切实抓好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履行好保障粮食安全重大责任。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和法治化水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规范政府债务举债方式、期限、规模,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45.全力保障公共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监管执法,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消防、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有效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健全追溯机制,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强化生物安全保护,切实防范生物安全风险。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控和防御工程建设,有效防范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46.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提升平安天门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完善社会安全风险稳定评估机制,加强对重要领域、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的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常态化涉稳信息研判机制,健全矛盾风险定期排查、一站式非诉讼多元化解决、应急处突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完善领导干部包案和接访下访制度。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疏导机制建设。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完善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坚持“一案三查”,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新型网络犯罪和毒品犯罪。


十三、凝聚各方力量,奋力实现我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实现我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47.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运用建党一百年宝贵经验,激励全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不懈奋斗。落实好干部标准,加强干部能力培训,提升“七种能力”,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保护机制,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保持严的主基调,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党的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破解对“一把手”和同级监督难题,灵活运用多种巡察方式,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48.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提高人大履职能力,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增强人大整体功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业协商机构建设,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坚持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统筹做好民族、宗教、港澳、对台、侨务以及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工作,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法治天门建设进程。深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推进依法执政。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弘扬宪法精神、法治精神,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能力。


49.推动规划制定落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建议》确定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从实际出发编制好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类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对接好党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支持政策,争取更多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级层面规划。健全工作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查检查、考核问责,确保国家、省和我市“十四五”规划落到实处。


实施我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奋勇拼搏,为加快建设城市美、产业强、生态好、民生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宜居宜业之城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沿江企业关改搬转、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河道非法采砂整治、船舶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专项治理、企业非法排污整治、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等战役。


2.“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湖北省从2017年底开始,三年内全力推进“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3.一江三河:汉江,汉北河、天门河、府澴河。


4.七要:规划设计要详细、立面改造要慎行、沟渠硬化要适度、苗木栽植要合规、古树名木要保护、面子工程要禁止、生态风貌要保持。


5.小三园:菜园、花园、果园。


6.一带五廊五区多点:“一带”是指汉江生态保护带;“五廊”是指天门河、汉北河水系生态廊道和长寿山-张家湖-华严湖生态绿廊、佛子山-天门河-汉江生态绿廊、许广高速生态绿廊;“五区”是指汉江流域水源涵养、平原湖区水源涵养及洪水调蓄、西北低丘生物多样性维护、江汉平原农产品提供功能区及沉湖林业生态示范区;“多点”是指自然保护地及重要湿地保护区。


7.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天门市人民政府天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管天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主办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市内)、0728-4812345(市外)】

政府网站标识码:4290060001鄂ICP备05005537号-1鄂公网安备42900602000138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