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天门 / 天门文化 / 天门民俗
商人、担贩劳动习俗
发布时间:2014-02-11 09:00 来源:天门市人民政府
字号: 分享:

  清末、民国期间,天门商人一般设有商店,拂晓即开门营业。由管事先生开门,学徒卸门。店门多是合页门板,卸下后分左右两边顺序正面竖放,不可反放和倒号,以示“百事顺遂”。扫地须由下及上,倒灰应走后、边门,以示“进财纳福”。顾客进门,礼貌相待。洽谈生意,卖方多“漫天要价”,买方则“就地还钱”。

  担贩们多走街串乡,随时随地做生意,招揽顾客的方式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卖凉豆腐、水酒(酒糟、伏汁酒)、顶糕的敲打竹片,分别发出“哒哒哒哒”、“咯 咯—哒”等声响;售包面、食油的敲打竹筒;销售麻糖、煤油、小百货的,分别敲小铜锣、摆铜铃和摇货郎鼓;叫卖面食的高喊“汤包—、肉包—、戈奎—、发糕—、溜粑—、油条—”;出售纸糊灯笼、纸扎花及车(做)糖人的,各自突出地显示商品;卖吹叫、滴咚的,直接吹响吹叫、滴咚,还有叫卖瓜子、炊子(烧开水用的陶器)、茶壶的等等。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更,商店、担贩的劳动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国营、集体、民营商业中,提倡文明待客,礼貌经商,商品亮架,明码实价;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顾客与销售服装、日用小百货的个体商户洽谈生意时,价格灵活,可以议价、还价。走街串巷叫卖的担贩改用三轮车,国营集体商业全面改为个体经营,多数人有了自己的经营摊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天门市人民政府天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管天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主办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市内)、0728-4812345(市外)】

政府网站标识码:4290060001鄂ICP备05005537号-1鄂公网安备42900602000138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