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这家企业整体迁回天门
“这里将建成3万吨储氢材料生产线及产学研基地,一期计划明年5月投产,预计年产值8亿元。”8月18日,在位于天门经济开发区岳口工业园的湖北锦鸿储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地,董事长谢军指着规划图满怀憧憬。
去年,这位16岁离乡、在外打拼30多年的襄阳市天门商会会长作出让人惊讶的决定——带着包括商会执行会长、常务副会长在内的部分企业家,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储氢企业整体迁回家乡。
打动谢军的,除了资智回乡政策外,还有“天门速度”带给他的营商环境体验:晚上11点向分管副市长咨询厂房等问题,次日8点便收到三个部门联合制定的三套解决方案。“就冲这效率,回家!”谢军当场拍板。
借助政策东风,谢军不仅要让自己的企业乘风而上,还要让每一只“天门雁”都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个人是归雁,一群人就是雁阵。”谢军感慨地说,做出回乡发展的决定后,他第一时间在襄阳市天门商会里开起“天门资智回乡政策宣讲会”,以亲身经历破除会员顾虑,“政府专门成立服务专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指挥长,应急管理局驻厂指导——这样的护航力度,大家尽管安心投资!”
真诚邀约打动众多企业:副会长胡国宏放弃撤离计划,追加1500万元扩建彭市镇的货架厂;多家会员企业有投资意向。
2025年3月,被聘为“天门市招商大使”后,谢军的日程表排得更满:带客商考察天门产业环境,为氢储能源产业园引聚上下游企业,策划投资推介会展示天门优势等。
“要做就做领跑者!”谢军坚信,回归家乡不仅是“回家”,更要带着家乡在新兴赛道上“领跑”。如今,他正推动天门成为储氢材料研发高地,让家乡在新能源赛道抢占先机。
“我们将向着打造百亿级企业这一目标奋斗。”谢军表示,公司将激活上下游产业链,同时创造就业、推动财富回流,让“天商”品牌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