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单位
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布日期
2025-10-27
解读类型
媒体解读
解读方式
新闻发布会方式

【新闻发布会解读】天门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 跨越赶超‘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发布时间:2025-10-27 14:45 来源:天门发布

10月27日,天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跨越赶超‘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文化引领工作成就,介绍“十四五”期间天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主要对文化惠民活动、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保护、文明创建等方面的成果、成效进行了介绍。

一是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持续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举办湖北陆羽茶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组织新春文艺晚会、“凤归故里”石家河精品玉器展、非遗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和主题展览,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二是文艺精品创作屡获佳绩。戏曲《米爹》入选2023年湖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第四届荆州花鼓戏艺术节及第三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花鼓戏《亮相》斩获湖北省“文华”进步奖。《村官招亲》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九届群星奖复赛,《扬帆起航新征程》获省级展演二等奖并参演全国非遗曲艺周,碟子舞《银碟敲开幸福天》获2023年省群众广场舞展演二等奖。天门说唱《清茶咏廉》荣获第八届“包公杯”反腐倡廉优秀节目奖。

三是文化产业壮大。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规上文化产业企业达到30家。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进展顺利,茶圣故里园二期、渡桥湖旅游区、南湖生态旅游区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茶圣故里园成功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成七屋岭等7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四是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石家河遗址成功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5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重要大遗址清单。出台《关于加强石家河遗址保护利用的意见》,建立常态化文物巡查机制。新华社制作并播出石家河遗址专题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3集纪录片《石家河古国》、4集纪录片《石家河》。积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389处不可移动文物田野调查。深化非遗传承保护,新增3项省级非遗项目,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22项。

五是文明创建硕果累累。“十四五”期间,天门成功创成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大力选树文明典型,涌现中国好人3人1集体、荆楚楷模7名、湖北好人4人1集体。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拓展文明实践,建设文明实践所、站648个,打造爱心食堂等文明实践点108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万余场次。持续深化文明创建,获评全国文明村镇9个、全国文明单位11个、全国文明家庭3户。

发布会上,市文联、市委统战部、市文旅局负责人还分别就“十四五”期间,天门在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侨乡建设、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举措和取得成绩以及“十五五”时期的重要举措回答了记者提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关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