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年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国办公开办函〔2021〕30号)要求编制。报告内容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和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本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如对本年报有疑问,请与天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联系(电话:0728-5236566)
一、总体情况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根据湖北省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我市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天政办发〔2021〕32号),明确了6个部分共22项工作任务,43项具体任务的重点工作任务分工表,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和要求,强化任务落实。2021年政府网站主动公开信息数量达到17000余条。
(二)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全面推进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规范化,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注重办理流程规范,加强市政府部门与申请人沟通,提升答复办理水平。依托政府门户网站为全市各地各部门开通了政府信息申请公开在线提交功能,全面拓展依申请公开渠道。本年度市政府各部门共收到48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自然人43件、商业企业3件、社会公益组织2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加强政府信息规范化管理,一是开展全市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本年度市政府制发备案规范性文件16件,部门备案规范性文件10件。二是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先后两次对近五年来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对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的22件规范性文件,废止7份,保留15份,对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27件规范性文件,废止8份,保留19份。三是政策文件公开。本年度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规范性文件栏目集中发布政府文件20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进一步优化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设置,对天门市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平台、36家政府部门以及26家乡镇办场园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细化乡镇办场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增设公益事业建设12个子栏目,为各乡镇办场园增设村(居)公开栏目,配套建设村级栏目600余个,满足各单位党务、事务、财务、服务事项公开向村延伸的需求。全年新增和完善各类栏目、专题1000余个。
(五)监督保障情况。坚持季度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本年度共开展发布两次全市督查通报,四次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抽查情况通报。根据省考评指标,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检查,形成61张部门乡镇政务公开问题清单,并以政府办名义下发各单位整改到位。组织开展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考评,根据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制定考评指标,考评全市35家部门和26家乡镇,考评成绩与去年相比有所提升。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38 | 17 | 185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212576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4827 | ||
行政强制 | 962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5785.993601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 科研 | 社会公益
组织 | 法律服务
机构 | 其他 | |||||
企业 | 机构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43 | 3 | 0 | 2 | 0 | 0 | 48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19 | 3 | 0 | 2 | 0 | 0 | 24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3 | 0 | 0 | 0 | 0 | 0 | 3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1 |
0 |
0 |
0 |
0 |
0 |
1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1 | 0 | 0 | 0 | 0 | 0 | 1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10 | 0 | 0 | 0 | 0 | 0 | 1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 | 0 | 0 | 0 | 0 | 0 | 1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3 | 0 | 0 | 0 | 0 | 0 | 3 | |
2.重复申请 | 2 | 0 | 0 | 0 | 0 | 0 | 2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2 | 0 | 0 | 0 | 0 | 0 | 2 | ||
(七)总计 | 43 | 3 | 0 | 2 | 0 | 0 | 48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上一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加强;二是部分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不深不细,存在被动应付现象,基层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大部分为兼职,人员调整导致工作衔接不畅、业务不熟练。
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改进情况:一是指导各地各部门对照国务院制定的试点领域标准指引,完善各地各部门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及时对事项标准目录进行动态调整。二是强化了业务知识培训和指导,采取点对点指导、研讨交流等形式加强政务公开业务指导。三是督导检查考核,使用网站检查、电话督办、年终考核等多种形式,促进工作全面落实。
本年度存在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不够完善,政务新媒体提升政务公开的效果不理想。基层工作人员对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开展实施效果不太理想。
下一年度的改进措施:一是持续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将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平台打造为政府信息公开权威平台。通过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全面及时准确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不断细化扩展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栏目建设,满足信息公开需求。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政务新媒体,拓展政务公开渠道,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实效。二是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力度,强化培训,全面提升政务公开意识和能力。继续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事项目录编制发布与组织实施,依托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收取情况。
本年度无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而产生收取相关信息处理费的情况。
(二)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2021年,公开人大建议办理答复信息221条。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见面率、答复率、满意率(含基本满意)均为100%。
2021年,公开政协提案办理答复信息124条。提案已全部办理完毕,见面率、答复率、满意率(含基本满意)均为100%。
(三)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
1.推进政务公开专区建设。一是在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和市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政务公开专区,在显著位置放置专区展示板,摆放政府公报、党刊报刊,配置政府信息查阅电脑和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供群众使用。二是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了政务公开专区的电话和地址,方便群众获知政务公开专区设置情况。
2.加强政务新媒体管理。一是开展政务新媒体全面自查,清理出长期未运营且未备案的政务新媒体16个,全部予以注销关停。目前全市共备案各类政务新媒体58个,基本做到了应备尽备。二是组织开展全市政务公开培训会议2次,对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讲解,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强化了业务教学工作。三是对政务新媒体问题整改落实。针对省通报问题进行整改,发布整改问题通报2期。开展定期检查,坚持每周开展政务新媒体内容更新检查,共形成检查表格40余张,即时通过微信群及时反馈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整改。
3.开展政府网站在线访谈。市政府门户网站2021年邀请市直部门和乡镇政府负责人参与访谈,根据各单位网站安排的访谈主题、时间和嘉宾等计划拟定各单位负责人参加,全年共组织了32场访谈。
4.宣传转载上级重要政策以及解读信息。一是按照国办和省办的要求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加挂专题征集链接,并在微信公众号添加专题小程序;二是在政务新媒体宣传转载湖北省相关政策解读。三是宣传转载国家领导人的重要会议和活动。
(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一是重大建设项目批准与实施情况公开。2021年共公开全市重大项目进展情况45条、全年12个月项目备案情况、项目核准信息109条、竣工验收备案信息82条。
二是公益事业建设信息公开。开设公益事业建设专栏,公开乡村振兴、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就业、生态环境、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公共文化服务、救灾生产、公共法律服务、城市综合执法等20个栏目共1000余条信息。
三是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公开涉农补贴、农村危房改造、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权出让、规划许可等信息500余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