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住”温棚
23日,记者来到四海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一个个温棚映入眼帘,走进才发现:这些温棚里种的并不是蔬菜,而是养殖的泥鳅。
在温棚里的泥鳅塘前,合作社工作人员把网撒下去,不一会儿,密密麻麻的泥鳅拱进网里(如图)。“年前的泥鳅,正月初四前就卖完了,初五捕捞了一批,这次是春节后捕捞的第二批。”合作社负责人董德孝告诉记者,正月初一以来,合作社已出售泥鳅50多万斤。
泥鳅像蔬菜一样“住”温棚?董德孝介绍,这种养殖是温控生态养殖模式,可以高密度养殖,每亩产量可达1万斤左右,但是投入成本高,技术要求高,效益也高。
“在温棚里养的泥鳅,是我经过5年时间选育出来的纯种大鳞副泥鳅。温棚从2014年底开始运行,实施反季节销售,目前泥鳅批发价每斤可达到16元左右。”董德孝说,养殖基地现有6个温棚养泥鳅,这种养殖模式保障了一年四季都有泥鳅出售,主要销往湖南、江西和长江以北等地区。基地还有20个传统泥鳅池塘,3月底可以开始出售。
据介绍,如今,合作社主攻泥鳅繁育,逐步形成了以四海公司为依托,以农户为网络,以高校为技术支撑,以稻鳅共生为主的生态种、养殖模式,每年为农户提供泥鳅苗50余亿尾,向市场销售富硒大米2万吨、泥鳅600余吨。
“今年,我计划办个小型泥鳅深加工厂,预计11月份投产。希望通过努力,把天门的泥鳅做成全国的一个大品牌。”董德孝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