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圣陆羽 / 茶文化

陆羽生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26 09:35 来源:天门市陆羽研究会

张福祥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陆羽《茶经》问世促进了茶产业、茶文化的发展,其所作的贡献世所公认,被尊奉为“茶圣”实至名归。陆羽的一生,是献身于茶学事业的一生,也是身披光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留下许多未解之谜。陆羽的生平事迹,是人们在品茗论茶时的自然话题,但由于史料的不足及零碎,陆羽的生平难以全面准确地予以重现,容易引起争议。本文依据现有可靠史料,试就陆羽生平进行分析探讨,对于未解之谜在分析基础上进行合理猜测,以期尽可能符合历史事实。

一、幼年时期

陆羽幼年时期指出生至14岁,即公元733—747年。这一时期,正是陆羽从婴儿、幼童到少年时期,是初入人世启蒙教育时期,也是其性格品质形成时期。

幼年时期,从不同凡响地降临人世起,陆羽身上就涂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后异于常人的婴幼儿履历,似一幅巨画的底色,奠定了他一生卓尔不凡的基调。

陆羽在其自传中,对他在竟陵生活的幼年时期描述较为详细,这是陆羽生平研究中最为直接可信的史料。这篇自述毕竟是“简历”,不可能面面俱到,故而也留有一些谜团未解。

《陆文学自传》曰:“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继而曰:“始三岁,茕露,育于大师积公之禅院。”这即是关于初生婴儿陆羽来历最权威的历史记载。文中明确告知世人:陆羽自三岁起被积公养育于禅院。那么,陆羽三岁之前生活在哪里呢?《陆文学自传》没有提及,这就引起了许多猜测。后世传说,在竟陵西湖畔有大雁护着一名婴儿,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将其抱回寺院,抚养长大,并通过易经卜筮为其取名陆羽。还有一种说法是,智积禅师本姓陆,故将捡来的婴儿以陆为姓,即是陆羽。后一种说法源自赵璘《因话录》,因赵璘的外祖父柳中庸与陆羽“交契至深”,赵璘自称“余幼年尚记识一复州老僧,是陆僧弟子……”可见,这种说法更可信。

小陆羽被捡到时到底有多大年纪?因为婴幼儿在一岁左右就可以自己行走,能行走则不可能被孤零零地弃置在湖畔,所以,智积禅师在西湖畔捡到的小陆羽肯定不到一岁,更不可能已经三岁。为什么陆羽自传以“始三岁”为起点?这是因为人最早的记忆起始于三岁,这恰恰说明陆羽“自传”是真实记录自己生平的,至于三岁前的事陆羽自己无记忆,故在自传中略去了。有人猜测,尚在哺乳期的小陆羽被寄养在有哺母乳条件的家庭,这是非常有可能的。至于传说陆羽寄养在李儒公家,那是野史演绎,不足为信。

陆羽因何被遗弃?此谜已不可解。举凡战乱、灾荒时期,平民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许多流民自顾不暇之时,也会狠心地遗弃自己的亲生骨肉。但陆羽所处的时代正是大唐盛世,并非民不聊生时期。那么,小陆羽被遗弃并不是大的时代环境所致,极有可能是其家庭或父母的特殊情况造成的,或许是非婚生子,或许是极贫之家添丁不堪重负,或许其父母突遭变故离世,等等。遗弃自己的亲生子,对父母或家庭来说是个非常痛苦的决定,也是万不得已的下策,故而,将婴儿放置在龙盖寺附近,应当是虑及寺院僧人慈悲为怀,也许能让他顺利地成长、安定地度过一生。

陆羽在龙盖寺生活逾十年之久,可说恩师智积禅师是他的再生父母,是他最亲近的人,按理说陆羽应该对智积禅师心怀感恩,并无怨无悔地服从师傅。但却不然,陆羽在自传中以大篇幅文字叙述了他与师傅及寺院僧众的冲突。矛盾的根源在于,智积禅师想把聪颖的小陆羽培养成自己的衣钵传人,而陆羽却痴迷于儒家之道。智积禅师喜得天赋异禀的小陆羽,认为他与佛门天然结缘,经精心培育成长为一代大德高僧,以传承衣钵,光耀龙盖寺,真乃佛门幸事。怎奈陆羽年幼无知,天性倔傲,师傅便以软硬两手来训导陆羽,尤其是硬的一手交由大徒弟管教,让陆羽作苦力、受训诫,甚至棍棒相加,都未能使倔犟的小陆羽屈服。

唐代寺庙里,饮茶因其修身养性、提神醒脑作用,在僧人的世界里已十分普遍。陆羽自幼跟随智积禅师左右,汲水、煮茶、饮茶等等自然也成为必修功课,这为陆羽以后走上研究茶学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陆羽在寺院“九岁学属文”,常常“以竹画牛背为字”,至13岁左右离开龙盖寺,四五年间的学习相当于如今小学至初中阶段,故此时陆羽应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离开龙盖寺后,陆羽加入戏班演戏,并著《谑谈》三篇。能独立写出《谑谈》这样的文章,即印证了少年陆羽有一定深度的学养。据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范摅《云溪友议》可知,陆羽在“伶党”中所饰演者,即参军戏中之“陆参军”,因影响大,以至于女艺人刘采春因“善弄陆参军”而名重当时,《元稹集》有七律诗《赠刘采春》,即可为证。

天宝五年(746年)秋七月,河南尹李齐物贬任竟陵太守。李齐物一见到陆羽就十分欣赏其才华,“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推荐他到火门山入邹夫子门下读书。据考证,火门山书院是官办的学府。从此,陆羽得以进入正规学校,系统地学习儒家文化,为其成长为大学者奠定基础。

总括而言,幼年时期,陆羽经历十分坎坷,“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不知生身父母是谁,也不知为何被遗弃,稍长又不容于仅有的安身之地龙盖寺。陆羽异于常人之处,其一是,年幼且孤身一人却敢于挑战寺院众长辈,显示出少怀大志、宁折不弯的品质;其二是,聪慧绝伦,酷爱学习,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坚持读书自学,并学有所成,初步显露才华。

幼年时期,陆羽人生道路上遇到两位恩人,一位是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他为陆羽提供了成长的必要物质条件,并对他进行文学和茶学知识的启蒙,而对陆羽的棍棒教育不经意间造就了其百折不挠的品格;另一位是竟陵太守李齐物,他以慧眼识珠的伯乐之举,让处于人生低谷的陆羽看到诗和远方,而推荐陆羽入火门山学堂,更是他迈向广阔人生的新起点。

赞幼年陆羽:

生长西湖边,幸遇恩师怜。

启蒙龙盖寺,傲骨展狂狷。

伶班擅谐语,年幼敢著篇。

太守识慧眼,雏鹰翀云天。

二、青年时期

陆羽青年时期是指15岁至35岁,即公元748–768年。这一时期,陆羽通过潜心研读成为满腹经纶的青年学者,经历跋山涉水考察茶事成为茶学专家,并撰写茶经成书。

因古今人的平均寿命差异很大,故不应以如今青年人的年龄标准来划分古代人。由汉魏时期乐府诗《十五从军征》,推测古代年15岁是男子进入社会承担责任的门槛,故将青年时期定为15岁至35岁。

青年时期,陆羽得遂所愿潜心儒学,学成之后,面对初入社会摆在眼前的种种人生道路,如何抉择?若干条道路预示着今后人生走向的千百种可能,儒、释、道、仕,或平民、隐士……出人意料的是,最终从陆羽整个一生来回顾,这些都不是陆羽的选项。

陆羽经李齐物太守推荐入火门山书院读书,自公元748年至751年,约四年时间。这次从邹夫子求学经历,在陆羽的自传中仅一笔带过——“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墅”。从陆羽“牛背读书”之如饥似渴、“伶艺初露”之天资聪慧来看,四年时光必定是如其所愿,在精读苦学先贤著作中度过,最终学成毕业,犹如当今高等学府的高材生,成为栋梁之才。随后与大学者崔国辅交游,结为忘年之交,就能说明陆羽深受器重。

崔国辅,礼部员外郎,集贤直学士,曾被朝廷委为试官,诏试杜甫文才,名冠一时。后京兆尹王鉷案发,崔国辅因近亲身份无端受到株连,被贬为竟陵司马。崔国辅来到竟陵,与陆羽一见如故,陆羽自述“因与之游处,凡三年”。崔国辅是享誉全国的文豪,而陆羽只是初出茅庐的青年,两人年龄、身份相差十分悬殊,从大儒崔国辅以挚友待后生陆羽可知,陆羽已成长为满腹经纶的青年才俊。

此时,回看当年龙盖寺中陆羽与师傅的争执——“予执儒典不屈”“羽将校孔氏之文”,可知陆羽已达成当初人生志向的第一步,成为儒家学者。下一步,未来路在何方?“学而优则仕”乃千古不变的规律,陆羽是否曾想走这条路?为何没有走上科举仕途?这是陆羽身上的又一谜团。

青年陆羽初入社会,面对着人生的未知之途,是如何思考与抉择的呢?他在自传中并没有予以阐释。其自传中自述:“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并言“故楚人相谓,陆羽盖今之接舆也”。这些行为究竟何意?留给后人一串串思索……

摆在陆羽面前的人生路有无数条,其主要有两条:一是进入主流社会,凭借其卓异的才能入朝为官,这应该不成问题;二是皈依佛门,遵从启蒙恩师的意愿,寂守一方净土。从陆羽的性格品质来观察,这两条路对他来说都不适合。陆羽自谓“为性褊噪,多自用意”,甚至“凡与人燕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嗔”,这种自傲任性的性格在官场上是行不通的,陆羽天生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故而这条路走不通。

或许与西晋竹林七贤相类,因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唯有遁入山林,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陆羽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文中“诵佛经,吟古诗”,表明陆羽并没有因崇儒而弃佛,而是心中有佛,口中诵佛。但陆羽“诵佛经”不在清静的佛寺、而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中,显现陆羽内心的纠结与身份的尴尬,或许是一个云游四海又虔诚无比的游方僧人。

陆羽皈依佛门但不愿拘束于佛教寺院,他精通儒家经典但不愿步入官场仕途,他的身份说不清道不明,可谓之亦僧亦儒亦隐。他以特立独行的个性,向往纵情山水、放荡不羁的洒脱人生。至于陆羽与茶结缘,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唐代寺庙渐行饮茶之风,一方面,僧人们常年打坐念经,不免口渴神疲,而饮茶可解渴驱困、提神醒脑;另一方面,一杯清茶荡涤心胸,以鄙视物欲而崇尚精神生活,契合清心寡欲、克己修行的佛教教义。陆羽幼年跟着智积禅师汲水煮茶,逐渐喜爱饮茶。长大成人后,他志在云游四方,很自然地游访各地寺庙,他的经历与身份也易于被各地寺院接纳。在这些寺庙,陆羽不仅能见识各种茶叶,而且可参观考察寺庙附设的茶园,观摩采茶制茶的过程。于是,陆羽的兴趣爱好逐渐转移到茶事上来,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外出考察。

为支持陆羽外出考察茶事,崔国辅尽力给予资助,“赠白颅乌犎牛一头,文槐书函一枚”,并云:“白颅乌犎,襄阳太守李憕见遗;文槐书函,故卢黄门侍郎所与。此物皆己之所惜也,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稀罕珍物相赠,说明两人交谊之深厚。“白颅乌犎牛”是一种善行走的类牛动物,是古人出远门骑行的脚力工具。“白颅”因历代辗转手抄而误为“白驴”,后人据此将文句释为“白驴”与“乌犎牛”两种动物,这是不合逻辑的,是古书多次传抄过程中的谬误。

陆羽第一次外出考察茶事,约在751年,经京山县北上,至淮南道各地考察。陆羽在《茶经》中说:“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这里“义阳郡”显得别具一格。《茶经》的《八之出》介绍全国茶叶产地,涉及8个道,包括1个郡和42个州,这仅有的一个郡就是“义阳郡”。据史料记载,贞观元年(627年),废郡为州;天宝初年(742年),州改称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就如“竟陵郡”与“复州”数次替换一样,“义阳郡”与“申州”也多次互换使用。可以推测,陆羽前去考察时其名是“义阳郡”,或许当《茶经》完稿成书时,“义阳郡”和其他郡一样改称州,那么,为什么“义阳郡”没有像其他地区一样改为“申州”呢?是《茶经》原文的疏忽还是后人传抄出了错讹?这个细节也成了一谜。

陆羽在751年春外出考察,跨越春、夏、秋三季,沿途考察淮南道茶事。首先到申州(义阳郡),主要考察义阳县。次至光州(弋阳郡),主要考察光山县。至黄州(齐安郡),主要考察麻城县。至寿州(寿春郡),主要考察盛唐县。至舒州(同安郡),主要考察太湖县。至蕲州(蕲春郡),主要考察黄梅县。秋季,陆羽返回竟陵,在县东七十里的东冈筑草堂居住,整理出游考察笔记撰写《茶记》,为著茶经打下基础。

754年,陆羽再次外出考察,沿汉江北上考察山南道茶事,至襄州(襄阳郡)上岸,主要考察南漳县。继续沿汉江上溯至金州(安康郡),主要考察西城县、安康县。再沿江至上游梁州(汉中郡),主要考察褒城县、金牛县。然后,转入今四川境内,考察剑南道茶事,至绵州(巴西郡),主要考察龙安县、西昌县、昌明县、神泉县。至汉州(德阳郡),主要考察绵竹县。至彭州(蒙阳郡),主要考察九陇县。至蜀州(唐安郡),主要考察青城县。至邛州(临邛郡),主要考察大邑县、蒲江县。至眉州(通义郡),主要考察丹棱县。至雅州(庐山郡),主要考察百丈县、名山县。至泸州(泸川郡),主要考察泸川县。

陆羽自泸州沿长江顺流而下,于归州(今秭归县)品香溪水,评蛤蟆碚泉水为第四。随后,继续东下至峡州(夷陵郡)登岸,主要考察远安县、宜都县、夷陵县。沿长江再下至荆州(江陵郡),主要考察江陵县。

这一次外出考察,陆羽踏访陕西南部、四川大部、湖北中西部的茶产区,回到竟陵后,住在龙盖寺,在整理考察茶事笔记的同时,继续与崔国辅交游,品水酬唱。

755年,崔国辅携同陆羽离开竟陵,乘舟顺汉江而下出游。从汉江进入长江,在蕲水县(今浠水县)兰溪镇上岸,与崔国辅品评兰溪石下水,以诗唱和,留下一段佳话。安史之乱爆发,中原地区人民躲避战乱流离失所,陆羽愤而作《四悲诗》。

至德元年(756年),岭南节度使何履光北上中原抗击安史叛军,崔国辅在路途加入何履光部,就此与陆羽道别。随后,陆羽一路向南,游历南岳衡山,考察衡州(衡阳郡)茶事,主要考察衡山县、茶陵县。在茶陵县景阳山考察茶事后,顺势向东进入江西境内,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余干县,居冠山思禅寺,凿石为灶,品越泉水,煮茶品茗。离开余干县后,陆羽游历庐山,品庐山谷帘泉,赞庐山之美果如梦中所见,作诗《题康王谷泉》。

至德二年(757年),为避安史之乱战火,陆羽经饶州,进入浙西以及浙东考察茶事。至歙州(新安郡),主要考察婺源县、太平县;至婺州(东阳郡),主要考察东阳县;至台州(临海郡),主要考察始丰县;至明州(余姚郡),主要考察鄮县;至越州(会稽郡),主要考察余姚县。时皇甫冉在越州,居云门寺,赴无锡尉任,陆羽来到后同居云门寺,与其结识。陆羽至睦州(新定郡),主要考察桐庐县茶事;至杭州,主要考察临安、於潜县、钱塘县茶事;至湖州(吴兴郡),主要考察安吉县、武康县、长城县茶事;至常州(晋陵郡),主要考察宜兴县茶事;至润州(丹阳郡),主要考察江宁县茶事;至宣州(宣城郡),主要考察宣城县茶事。

这些考察茶事活动的情况,陆羽都作了记录,并载入《茶经·八之出》中。在考察游历过程中,陆羽结识了很多朋友,陆羽的学识才气受到朋友们的赞赏,引为知己好友,相互结伴出游,诗词唱和,陆羽也从长途游历考察转为逐渐安定下来。至湖州,陆羽结识僧皎然与韦卓,皎然作诗《赠韦卓陆羽》。陆羽经阳羡往润州江宁摄山栖霞寺采茶,皇甫冉在阳羡作诗《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相送。陆羽往湖州阊门外的湖上探望病中的李冶,李冶作诗《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陆羽经苏州去往润州丹阳茅山,时刘长卿寓居苏州,作诗《送陆羽之茅山寄李延陵》送陆羽,随后陆羽隐居茅山。陆羽返湖州居住,与皎然、朱巨川、阎伯均、裴澄、房从心、李季兰交游,作诗唱和,有《七言远意联句》《七言暗思联句》《七言乐意联句》《七言恨意联句》等留存于世。陆羽到扬州,居大明寺,品大明寺泉水,取水煎茶,并利用扬州冶炼作坊铸造风炉。陆羽寓居常州、丹阳,向常州刺史李栖筠建议进贡义兴紫笋茶。

上元二年(761年),陆羽居湖州,撰《自传》,后人据其曾被诏拜为太子文学,称之为《陆文学自传》。在此后一段时间,陆羽闭门读书,潜心著述,完成《茶经》撰写,并研制成十六茶具和二十四茶器,详细载入《茶经》中。

青年时期,陆羽主要在外出游历、考察、交友中度过,在此过程中逐渐将兴趣和追求转到研究茶事上来,并最终以撰著茶经作为人生的主要目标。在这一时期,陆羽广交各地各界朋友,有许多都成为跨越年龄、阶层、身份的挚友,其中尤其重要的有三位好友:一是崔国辅,从长辈的角度提携陆羽,使其顺利迈出进入社会的第一步;二是皎然,以兄长的角色接纳陆羽,使其在新的环境中安定下来;三是李冶,以异性同龄人的身份结交陆羽,使其人生经历更加多彩。

陆羽一生未婚,这也是诸多谜团之一。原因何在?如果倾向于认为陆羽是一个云游四海的虔诚佛教徒,则其终身未婚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诸多证据表明,这大概率是事实。

陆羽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是完成了《茶经》的撰写,开辟了茶文化的新纪元。或许,陆羽撰写《茶经》的初衷,是以一位虔诚佛徒的身份归纳总结茶事,以最终利于寺院中饮茶的推广,因为陆羽推崇的“清饮”,是与当时及以前流行的“茗粥”“浑以烹之”绝然不同的,是适合于佛门清静环境、清心修炼的饮品。这种“清饮”由佛门的标配,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最终成为饮茶的主流方式。也正是得到全社会对这种“清饮”的认同,《茶经》的价值也就被朝野上下认可,在当时陆羽以文才著称的文人圈子内,陆羽擅茶的绝技也逐渐传扬开来。由于当时印刷技术尚未出现,陆羽《茶经》不可能批量出版发行,所以只在有限的文人圈内以手抄本流传,其对社会的影响是一个逐渐扩大的漫长的过程。

赞青年陆羽:

苦读出俊彦,博学惊鸿儒。

志在山川间,踏尽坎坷路。

访茶千家垄,遍阅万卷书。

茶经集大成,巨著传千古。

三、中年时期

陆羽中年时期是指 36岁至55岁,即公元769–788年。这一时期,陆羽在湖州、苏州、信州一带与众多文人雅士交游。

这一时期,陆羽在完成撰著《茶经》夙愿后已无所牵挂,在新朋旧友之中如鱼得水,随心所欲,悠游各地,诗词唱和,闲适自在。可算得上大事的,是应颜真卿邀请主持《韵海镜源》的修纂,历经多年完成这一浩大工程。

随着交游圈的不断扩大,陆羽结识的朋友越来越多,他的卓异才华受到文友的认同甚至敬佩,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陆羽的诗文极少留传下来,但从文友的赠诗唱和中可想见陆羽在当时的盛名。陆羽同皎然、李纵同游苏州虎丘寺,于剑池旁凿井得泉,游览顾辟强旧园林并题诗,皎然作诗《五言访陆处士羽》《同李司直纵题武丘寺兼留诸公与陆羽之无锡》。陆羽到无锡后,居慧山寺,游览慧山等名山胜迹,撰写《慧山寺记》。陆羽赴丹阳探望皇甫冉,再赴越州往访鲍防,皇甫冉作诗《送陆鸿渐赴越》并《序》相赠。陆羽往越州访鲍防不遇,返回湖州途经杭州,于天竺寺小住,与僧道标交往唱酬。陆羽随湖州刺史裴清入长城县顾渚山,主持制焙贡茶,置茶园,著《顾渚山记》两篇。陆羽给国子祭酒杨绾寄送紫笋茶,撰《与杨祭酒书》。移居乌程县杼山,撰《杼山记》。陆羽随卢幼平承诏祭会稽山,得兰亭古石桥柱一枚,皎然作《兰亭古石桥柱赞并序》《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将赴于朝廷期过故林不至》。

大历八年(773年)至十二年,颜真卿任湖州刺史四五年时间,在此期间,陆羽入颜真卿幕府,受邀参与《韵海镜源》的修纂。《韵海镜源》是一部大型类书,是将图书资料加以编纂、分类,以方便检索的一种工具性质图书。颜真卿在《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中记载,在湖州参与修书者就多达58人,集中了当时文化界的许多精英,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文人集团,他们诗酒唱和、雅集联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形成了当时除首都长安之外的又一文学活动中心。陆羽与一班文人雅士交游唱和,参与编纂成巨著《韵海镜源》。在《韵海镜源》编委会中,陆羽才是名副其实的主编,幕后主编颜真卿和第一编委李崿都是公务缠身的父母官,名列第二编委的陆羽学问高,时间充裕,自然担当起编撰重任。

在编撰《韵海镜源》期间,颜真卿举办了很多丰富多彩的宴游雅集,皎然有《春日陪颜使君真卿皇甫曾西亭重会韵海诸生》《奉陪颜使君修韵海毕东溪泛舟饯诸文士》《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等诗歌,记录了当时编修韵海的盛况。

正是有了陆羽等人废寝忘食地编修校勘,《韵海镜源》才能在大历九年(774年)全面竣工。这就不难解释颜真卿为何要专门为陆羽建“三癸亭”了。大历八年(773年)秋十月二十一日,三癸亭在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附近落成,颜真卿题额,皎然赋诗,而“三癸亭”则是陆羽根据“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命名的。颜真卿 《题杼山癸亭得暮字》诗:“歘搆三癸亭 ,实为陆生故。”在此期间,还有张志和、皇甫曾等文人来访参与唱和。大历十年(775年),陆羽在湖州青塘门外营建新宅,被文友称为青塘别业,成为陆羽接待文朋诗友的居所。朝廷派图书使耿湋到湖州,陆羽与之相从甚欢,倍受耿湋赏识,有联句唱和。

后来,陆羽移居杭州钱塘县龙山,游览附近山水寺院,撰《天竺灵隐二寺记》。出游到越州,游兰亭观曲水忆流觞。游历到上虞县,乘舟入剡溪,作诗咏志。游至婺州东阳县,拜访新任东阳县令戴叔伦,有酬酢和诗。陆羽由处州向南翻越闽浙界的柘岭,进入闽北游历,至建州,拜访建州刺史陆长源,品云际山泉水。随后,陆羽游历道家圣地武夷山,居武夷观,撰《武夷山记》。陆羽至信州,居上饶县东冈,号东冈子,后移居信州城北茶山新居,孟郊来访并作诗《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陆羽至洪州,途中借宿于弋阳县万寿庵,品万寿泉水,移居洪州玉芝观。

《新唐书》载:“久之,诏拜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唐才子传》云:“有诏拜太子文学。”《唐诗纪事》卷四十陆羽条有“太子文学陆鸿渐”之记载。可见,陆羽是确曾拜太子文学的。然其被诏入朝原因和时间,各书均未明载。

关于陆羽任职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也存有一些疑义。太子文学,三国时曹魏始置,为皇太子的文学侍从官。唐高宗龙朔三年置太子文学四人,属司经,唐玄宗开元中定制为三人,分掌四部书刊侍从文章和书功等事,正六品下。太常寺,朝廷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时称奉常,汉景帝六年 (公元前151年)改称太常。太常寺太祝,《周礼》载太祝是祝官之长。《唐六典》:“太祝三人,正九品上。”

按史书记载,“诏拜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陆羽首次任命是正六品下的太子文学,后又转任正九品上的太常寺太祝,这样由六品官改任九品官似乎不合乎情理,故有人质疑是否前后官职弄颠倒了。合乎逻辑的应该是:“诏拜太常寺太祝,徙太子文学”,当然这只是推测,真相究竟如何已无法得知。

与常人向往高官厚禄截然不同的是,陆羽辞官不就,这完全符合其寄情山水放荡不羁的一惯追求,《六羡歌》也可印证。《六羡歌》载《全唐诗》卷三〇八,原题为《歌》,因歌中写到6个“羡”字,人们便据此定名为《六羡歌》。《六羡歌》表明了陆羽恬淡的志趣和高风亮节的精神,他不羡慕荣华富贵,念念不忘的是故乡竟陵的西江水。《全唐诗》题下原注:“太和中,复州有一老僧,云是陆僧弟子,常吟此歌。”

《六羡歌》也有其他史料记载。唐李肇《国史补》云:“异日,(羽)在他处闻禅师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诗寄情。”明代人陈继儒《茶董补》引《陆羽小传》云:“(羽)少事竟陵禅师智积。异日,羽在他处,闻师亡,哭之甚哀,作诗寄怀。”智积禅师弟子常吟诵这首《六羡歌》。

诗中的“西江水”,清人刘源长《茶史》云:“西江水:属承天府景陵县,汉竟陵,隋复州,五代竟陵。”“西江水”是陆羽的故乡河、母亲河,是指天门河姜家河到截河口的汊水河段,长约3里,古称“西江”(清乾隆《天门县志》)。

中年时期的陆羽,“不名一行,不滞一方”,似不羁之舟,浪迹江湖,一杯清茶在手,一片诚心向佛,以云游僧的身影,若隐若现,潇洒走四方。

赞中年陆羽:

不羡名利禄,天生我才狂。

亦僧亦隐逸,禅心在四方。

词艺卓异禀,清茶淡雅香。

赤诚交挚友,高朋圈名扬。

四、老年时期

陆羽老年时期是指55岁至72岁,即公元788–804年。这一时期,陆羽在湖南、岭南一带作好友官员的幕府从事,最后返回故里,在西塔寺笃信佛事,颐养天年,最后卒于竟陵。

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陆羽一生颠沛流离仍得享高寿,实属不易。从孩童时期的崇儒弃佛,到年老时重返故里,回到儿时生活成长的寺院虔心礼佛,这也算是人生轮回,归于原点。

贞元四年(788年),受裴胄邀请,陆羽自洪州赴湖南,入湖南观察使裴胄幕府。权德舆作《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三韵)》:“不惮征路遥,定缘宾礼重。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此去佳句多,枫江接云梦。”这一时期,陆羽结识僧怀素,与其切磋交流书法,撰《僧怀素传》。权德舆《萧侍御喜陛太祝自信州居洪州玉芝观诗序》云:“太祝陆君鸿渐,以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凡所至之邦,必千骑效劳,五浆先馈。”

贞元五年(789年),陆羽由湖南转赴岭南,入李复幕。陆羽赴岭南途中游历郴州品园泉水,游历韶州乐昌县泐溪石室,题“枢室”二字,留存于世。至广州清远县清远峡,与戴叔伦相遇,戴叔伦作诗别陆羽。到岭南后,陆羽入岭南节度使李复幕府,住东园,自号东园先生。有一种说法称,陆羽获悉竟陵龙盖寺智积禅师去世的消息,因哀伤感怀而作诗《六羡歌》,正是在居留广州期间。

后来,陆羽到信州,居信州城北茶山,环山植茶,刺史姚骥常来相访。《舆地纪胜》载,陆羽曾到江西信州开植茶园,“刺史姚钦多自枉驾”。陆羽由信州转徙至蕲州蕲水县,在凤栖山清泉寺侧建宅居住。数年之后,陆羽返回故里竟陵,居龙盖寺,为智积禅师立塔,塑泥像,潜心参禅修行,终老天年。

有人说,在大唐,如果一定要和茶圣陆羽比肩“行走的力量”,也许只有唐僧玄奘了。唐玄奘,天竺求法,经历无数磨难,最终携经回归,译经弘法,成为一代圣僧,名垂千古。陆羽,寻山问水,穷究茶理,转展大半个华夏,二三十年如一日,写成《茶经》,流芳百世。一个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一个广宣茶道,利国利民。陆羽一路走过的山山水水,流传下来的传说轶事,其实比唐玄奘更接地气,更有人间烟火味。

在中国古代圣贤之中,能够完美融合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实属凤毛麟角,而茶圣陆羽则是其中一位堪称完美的“三体”,身为佛家,心是儒家,行乃道家。在《茶经》中,有儒家的“精行俭德”,有道家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有佛家流通法理的高妙运用“十之图”。

陆羽不仅出生是谜,终老何地也是一个不解之谜。人老了总忍不住常思念过去,尤其是漂泊在外的老人,愈老其乡愁情怀愈浓烈,这是普遍规律,陆羽也不例外。重回故里,叶落归根,对陆羽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因此,从人的本性上、情理上来分析,陆羽晚年返归竟陵、终老故里、是站得住脚的。

从史实来说,陆羽晚年行踪留下的历史印迹不多,相关史料语焉不详。根据推测,有两种主流说法:终老湖州说和终老竟陵说。

对于陆羽终老竟陵说,历史上有两位人物的相关文字值得深入研究,其一是与陆羽共过事的同时代人周愿,其二是比陆羽年纪略小的赵璘。

周愿,与陆羽共事多年,交情深厚,他在《三感说》中对陆羽所记是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据李罕《容州刺史李公去思碑》及《唐书·李复传》,李复在贞元八年(792年)征拜宗正卿入朝,因此陆羽与周愿在贞元八年前在李复幕府任职。贞元十年,李复为义成军节度使驻节滑州,周愿与陆羽当再度同入其幕府。故《三感说》称为“从客两地,七改星火”,是说陆羽与周愿在岭南和滑州两地两次入李复幕府,前后有七年时间。其离开滑州,大约在贞元十三年五月李复卒后。

《三感说》全称《牧守竟陵因游西塔著三感说》。周愿于816年任复州太守。在唐代时,竟陵郡、复州多次更迭,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名复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复州为竟陵郡,故李齐物任竟陵太守;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竟陵郡为复州,周愿任职时为复州,故称“复州刺史”。周愿与陆羽以兄弟相称,感情非常真挚,因而到陆羽的故乡任职,周愿的心情应是悲喜交织。一方面,有幸亲自到好友陆羽的故里体察——“当时羽说竟陵风土之美,无出吾国。予今牧羽国,忆羽之言不诬矣。”另一方面,不幸的是,挚友陆羽已不在人间,可悲可叹!周愿到西湖之滨西塔寺祭吊陆羽时,陆羽去世已十多年,他睹物思人,感怀往事,哀伤不已,于是才有这一流传千古的文字。

周愿回忆陆羽道:“始自赤子,洎乎冠岁,为竟陵苾刍之所生活,老奉其教,如声闻辟支,以尊乎竺乾圣人也。”其意是说,陆羽自从降临人世(赤子),直到长大成人(冠岁,行冠礼即正式跨入成人),一直在竟陵佛寺生活;年老之时奉其师智积禅师之教,诵读经书,尊崇敬重其师傅。周愿对陆羽与其师傅皆逝世后香火零落感慨尤深,文中写道:“我州之左,有覆釜之地,圆似顶状,中立塔庙,篁大如臂,碧笼遗影,盖鸿渐之本师像也。悲欤!似顶之地,楚篁绕塔。塔中之僧,羽事之僧;塔前之竹,羽种之竹。视夫僧影泥破,竹枝筠老而羽亦终。予作楚牧,因来顶中道场,白日无羽香火,遐叹零落,衣摇楚风,其感三也。”文中明确描述塔庙有陆羽师傅之遗像,塔前篁竹是陆羽许多年前为祭奠师傅亲手所种,而现在竹枝已老,而陆羽也终老而去,作为陆羽的老友,见不到陆羽已十分感伤,而陆羽逝后连香火也零落,唯有楚地秋风拂动着远道而来的凭吊者。这些,足以说明陆羽终老于故土竟陵。

唐代赵璘《因话录》载:“余幼年尚记识一复州老僧,是陆僧弟子。常讽其歌云:‘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又有追感陆僧诗至多。”这里的“陆僧”即是指陆羽。为何这么说呢?一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陆羽,全文围绕陆羽的生平乃至身故之后事展开,正因“一复州老僧”是“陆僧弟子”即是陆羽的弟子,才得以记入此文中,如果与陆羽没有这样的关系,是不会无端记入其中的;二是“陆僧”不可能是智积禅师,复州老僧“常讽其歌云⋯⋯”,这里指代词“其”指代“陆僧”,“其歌”是指陆羽的《六羡歌》,是为想念故乡、怀念智积禅师而作,所以“陆僧”肯定是陆羽。

以上两则史料虽有研究者提及,但并未进行深入研究,故陆羽终老于竟陵说尚未形成主流看法。各类史料的考据价值是不同的,作为陆羽同事的周愿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而见过“陆僧弟子”的赵璘亲耳听闻陆羽的事迹,也就是说,周愿是“目睹”者,赵璘是“耳闻”者,以“目睹耳闻”这一直接证据,可以证实陆羽卒葬于故里。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民主原则,期待各位方家指正。

赞老年陆羽:

一生重情义,随缘走天涯。

安身山野处,开荒自种茶。

竟陵西江水,几番梦回家。

归老桑梓地,谜雾覆晚霞。

作者简介:张福祥,天门市陆羽研究会副会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附件: